牙周炎牙龈萎缩由牙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堆积等引起,可通过自我观察和专业检查早期识别,非药物干预包括正确口腔清洁、调整生活方式,严重时可能需手术干预,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病因及危险因素
牙周炎牙龈萎缩主要由牙菌斑、牙结石长期堆积引起,牙菌斑中的细菌产生毒素等刺激物,破坏牙龈组织及牙周支持结构。此外,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吸烟、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会增加牙周炎发生风险,进而导致牙龈萎缩。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由于牙龈组织本身的退行性变以及长期口腔问题积累,更易出现牙周炎牙龈萎缩;吸烟者无论年龄大小,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加重牙周炎症,促进牙龈萎缩进展。
二、早期识别与检查
(一)自我观察
可观察牙龈是否有红肿、出血,牙齿是否有松动、牙缝是否变大等情况。如果发现牙龈颜色暗红、质地变脆易出血,且牙齿有逐渐松动迹象,可能提示牙周炎牙龈萎缩的早期表现。
(二)专业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包括牙周探诊,通过探针测量牙周袋深度,正常牙周袋深度一般小于3mm,若超过则提示有牙周炎症;还会进行X线检查,了解牙槽骨吸收情况,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导致牙龈萎缩的重要客观指标。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口腔清洁
1.正确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对于牙龈萎缩较明显的人群,要注意刷牙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损伤牙龈。
2.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对于牙缝较大的情况,可使用间隙刷进行清洁,尤其是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的部位,能更好地维护牙齿邻面的清洁。
(二)调整生活方式
1.戒烟:吸烟者应严格戒烟,吸烟会严重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戒烟后能改善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炎症状态,有利于牙周炎牙龈萎缩的恢复。
2.控制全身疾病:如果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要积极控制病情,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为全身疾病会影响牙周组织对炎症的抵抗力,良好控制全身疾病有助于牙周炎的治疗和牙龈萎缩的恢复。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牙周炎症不易控制,而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牙周炎症可能会有所减轻。
四、手术干预情况
当牙周炎导致严重的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且通过基础治疗无法改善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例如牙龈移植术,通过移植健康的牙龈组织来覆盖暴露的牙根,改善牙龈萎缩的外观并一定程度上保护牙根;引导组织再生术,利用生物膜等材料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包括牙龈组织和牙槽骨的再生,以恢复牙周支持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风险,需要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发生牙周炎牙龈萎缩相对较少,但如果存在口腔卫生不良等情况也可能出现。儿童时期要注重口腔卫生教育,培养正确刷牙等习惯,家长要帮助监督。例如3-6岁儿童可在家长帮助下刷牙,选择儿童专用牙膏,用量要少,避免误吞。
(二)孕妇
孕妇由于体内激素变化,更容易出现牙周炎症,进而可能加重牙龈萎缩。孕妇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可适当增加口腔清洁的频率。但在口腔治疗方面要谨慎,如有需要进行口腔治疗,要告知医生怀孕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和药物(如果有必要使用药物的话,但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
(三)老年人
老年人牙龈萎缩恢复相对较慢,要更加注重口腔的长期维护。可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复查和口腔保健指导,根据自身牙龈萎缩情况调整口腔清洁方法,例如选择更适合牙龈敏感的口腔清洁产品。同时,老年人要关注全身健康状况,积极控制相关全身疾病,以促进牙周炎牙龈萎缩的良好转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