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对慢性胃炎与胃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老年患者鉴别要谨慎,儿童患者鉴别需考虑特殊情况及用药等问题,具体包括不同疾病在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检查、肿瘤标志物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特殊人群的鉴别注意事项。
一、与胃溃疡的鉴别
(一)临床表现差异
疼痛特点: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呈现“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而慢性胃炎患者疼痛无明显规律性,部分患者可能在进食后有饱胀、隐痛等不适。
其他表现:胃溃疡患者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呕血、黑便等出血表现;慢性胃炎患者除上述不适外,还可能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但一般无明显的规律性上消化道出血表现。
(二)胃镜及病理检查差异
胃镜下表现:胃溃疡胃镜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边缘整齐,底部覆盖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慢性胃炎胃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色泽改变,或有糜烂、出血点等,萎缩性胃炎还可见黏膜变薄、血管透见等。
病理检查:胃溃疡病理主要是胃黏膜的溃疡性改变;慢性胃炎病理可见胃黏膜固有层炎症细胞浸润,萎缩性胃炎有腺体萎缩等病理改变。
二、与胃癌的鉴别
(一)临床表现特点
胃癌: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腹痛、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部分患者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还可能伴有贫血、腹部肿块等。而慢性胃炎患者一般全身状况相对较好,症状相对较轻且无进行性加重的恶病质表现。
年龄因素:胃癌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而慢性胃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中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需警惕胃癌的可能。
(二)辅助检查差异
胃镜及病理:胃癌胃镜下可见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等不同形态,溃疡型胃癌边界不整齐,底部凹凸不平,有污秽苔;病理检查可明确癌细胞的存在。慢性胃炎病理无癌细胞,主要是胃黏膜炎症相关改变。
肿瘤标志物: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可能升高,而慢性胃炎患者肿瘤标志物一般无明显异常。
三、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鉴别
(一)症状表现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症状为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与进食相关,但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慢性胃炎患者虽也有消化不良相关症状,但胃镜等检查可发现胃黏膜的炎症改变。
生活方式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往往与精神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如暴饮暴食、长期精神紧张等)关系密切,而慢性胃炎患者除生活方式外,还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四、与胆石症、胆囊炎的鉴别
(一)疼痛特点
胆石症、胆囊炎: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可放射至右肩部,疼痛常因进食油腻食物诱发,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黄疸表现。而慢性胃炎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正中或偏左,与进食油腻食物关系不密切。
影像学检查:胆石症、胆囊炎通过腹部B超可发现胆囊内结石、胆囊壁增厚等改变;慢性胃炎腹部B超一般无异常,需借助胃镜明确诊断。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鉴别诊断时需更加谨慎,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多种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例如,老年胃癌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所以对于老年患者要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二)儿童患者
儿童慢性胃炎相对较少见,其鉴别诊断需考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等。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也需与慢性胃炎鉴别,儿童胃镜检查相对成人有一定特殊性,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且儿童对检查的耐受性较差,需做好安抚等护理工作。同时,儿童用药禁忌较多,在鉴别诊断过程中要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来辅助诊断和缓解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