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龋齿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控制饮食,减少含糖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纤维食物摄入;定期口腔检查,一般人群每年至少一次,儿童更频;氟化物防龋,局部涂氟适用于儿童且每半年至一年一次,使用含氟牙膏;窝沟封闭针对儿童新萌出恒磨牙,可防窝沟龋。
一、保持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
年龄与方式:儿童需在家长帮助下刷牙,3岁左右可开始学习使用儿童软毛牙刷,每天早晚各刷一次。成人则应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进力轻轻加压,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至少刷3分钟,保证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位。
意义:通过刷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菌斑等,菌斑是导致龋齿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清除菌斑能有效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
适用情况:牙缝较宽的人群,或者牙齿排列不整齐难以通过刷牙清洁到位的情况。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牙缝刷来清洁牙齿邻面。
意义:牙线或牙缝刷可以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这些部位刷牙往往难以清洁干净,通过使用它们能进一步维护口腔清洁,减少龋齿发生。
二、控制饮食
减少含糖食物摄入:
不同人群: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减少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含糖食物的摄入。儿童过多食用含糖食物易导致乳牙龋齿,而成人长期高糖饮食会增加恒牙龋齿风险。例如,每天饮用甜饮料会使口腔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有利于产酸菌生长,进而腐蚀牙齿。
意义:糖被口腔内细菌分解产酸,酸性环境会破坏牙齿的牙釉质,长期积累就会导致龋齿,减少含糖食物摄入可降低口腔产酸环境的形成。
增加富含纤维食物摄入:
作用: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在食用过程中可以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如同天然的牙刷,能摩擦牙齿表面,帮助清除部分菌斑,同时富含纤维的食物一般含糖量相对较低,对口腔环境影响较小。例如,芹菜等蔬菜,咀嚼时能刺激唾液分泌,唾液有中和酸性、冲洗口腔的作用,有助于维护口腔酸碱平衡,降低龋齿发生几率。
三、定期口腔检查
检查频率:
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儿童处于牙齿发育阶段,龋齿发生几率相对较高,更需密切监测;成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齿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定期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等口腔问题。
意义:口腔医生通过专业检查可以发现早期龋齿,如牙齿表面轻微脱矿等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涂氟等,阻止龋齿进一步发展。
四、氟化物防龋
局部涂氟:
适用人群:儿童是局部涂氟的主要适用人群,可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涂氟是将含氟物质涂布在牙齿表面,氟化物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促进牙齿再矿化。
原理:氟化物与牙齿表面的羟基磷灰石反应,形成氟磷灰石,氟磷灰石比羟基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使用含氟牙膏:
选择与使用:儿童应选择含氟量适宜的儿童牙膏,3岁以下儿童使用米粒大小的牙膏,3-6岁儿童使用豌豆大小的牙膏,成人可使用含氟量适中的成人牙膏,每天早晚刷牙时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意义:牙膏中的氟化物在刷牙过程中持续作用于牙齿,帮助牙齿抵抗酸性物质侵蚀,预防龋齿。
五、窝沟封闭
适用人群:主要针对儿童新萌出的恒磨牙,一般第一恒磨牙在6-8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左右进行窝沟封闭。
操作与意义:窝沟封闭是将窝沟封闭材料涂布于牙齿的窝沟点隙处,材料固化后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阻止细菌及食物残渣进入窝沟内,从而预防窝沟龋的发生。因为磨牙的窝沟点隙较深,容易积聚菌斑和食物残渣,是龋齿的好发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