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肾功能衰竭分为5期,1期eGFR≥90ml/(min·1.73m2),通常无明显症状;2期eGFR在60-89ml/(min·1.73m2),可出现夜尿增多;3期eGFR在30-59ml/(min·1.73m2),有乏力、食欲减退、贫血等明显症状;4期eGFR在15-29ml/(min·1.73m2),症状加重,有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5期eGFR<15ml/(min·1.73m2),出现全身多系统严重症状,不同年龄、病史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影响病情发展。
慢行肾功能衰竭分为5期,1期eGFR≥90ml/(min·1.73m2),通常无明显症状;2期eGFR在60-89ml/(min·1.73m2),可出现夜尿增多;3期eGFR在30-59ml/(min·1.73m2),有乏力、食欲减退、贫血等明显症状;4期eGFR在15-29ml/(min·1.73m2),症状加重,有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5期eGFR<15ml/(min·1.73m2),出现全身多系统严重症状,不同年龄、病史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影响病情发展。
一、慢行肾功能衰竭分期及表现
(一)1期:肾功能代偿期
1.肾小球滤过率(eGFR):eGFR≥90ml/(min·1.73m2)。
2.表现:肾脏储备代偿能力较大,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检查一般无异常,仅在肾脏受到较大损伤或有某些诱发因素时,可能出现轻微的不适,如轻度乏力等,此阶段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主要与基础肾脏疾病等病史相关,生活方式上若存在长期高盐饮食等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但此期影响尚不显著。
(二)2期:肾功能失代偿期
1.eGFR:eGFR在60-89ml/(min·1.73m2)。
2.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浓缩功能开始减退。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由于肾脏本身的生理性退变,更容易出现夜尿增多等表现;性别差异在此期相对不突出;有慢性肾炎等病史的患者此期症状可能会较明显地显现。生活方式上,若患者仍有不良的饮水、饮食等习惯,可能会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三)3期:肾功能衰竭期
1.eGFR:eGFR在30-59ml/(min·1.73m2)。
2.表现: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贫血等。贫血的发生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贫血等症状更为严重,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包括造血相关机能可能本就有所下降;有糖尿病肾病等病史的患者,在进入此期时症状可能会更复杂。生活方式上,患者需要更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否则会加重乏力等症状。
(四)4期:尿毒症前期
1.eGFR:eGFR在15-29ml/(min·1.73m2)。
2.表现:症状进一步加重,除了上述的乏力、食欲减退、贫血外,还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如血钾升高可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等生理因素影响下,可能会加重贫血等症状;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调节能力下降,对电解质紊乱等的耐受能力更差。有高血压肾病病史的患者在此期血压控制可能更加困难。
(五)5期:尿毒症期
1.eGFR:eGFR<15ml/(min·1.73m2)。
2.表现:出现全身多系统的严重症状,如严重的贫血、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因肾功能衰竭导致水钠潴留引起心力衰竭等)、皮肤瘙痒等。儿童患者若在此期,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会影响多种内分泌和代谢功能;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本就衰退,此期会面临更多的并发症风险,如心脑血管并发症等,生活方式上完全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否则会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