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形成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年龄增长致肩关节周围组织退变是基础因素;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慢性损伤会促使其形成;肩部外伤后治疗不当或制动过长也可引发。年龄方面,40岁后组织退变,50岁左右高发;慢性损伤中,过度活动及姿势不良会致软组织损伤、炎症等;肩部外伤后处理不当易致组织粘连退变。
一、肩周炎的形成
肩周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从病理角度看,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了一系列病理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肩关节周围的肌腱、滑囊等组织会逐渐发生退变,这是肩周炎形成的一个基础因素。例如,50岁左右的人群更容易患肩周炎,这与年龄相关的组织退变有密切关系。另外,肩关节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慢性损伤也会促使肩周炎的形成。长期从事需要反复肩关节活动的工作,如画家、打字员等,肩关节反复劳损,会导致软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炎症反应,逐渐形成肩周炎。还有肩部外伤后,由于治疗不当或制动时间过长,也可能引起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最终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二、肩周炎的病因
(一)年龄因素
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肩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滑囊等组织也不例外。一般来说,40岁以后,肩关节的软组织开始出现退变,胶原蛋白含量减少,弹性降低,修复能力下降。到了50岁左右,这种退变会更加明显,这使得肩关节更容易受到损伤和发生炎症,从而增加了肩周炎的发病风险。例如,老年人的肩关节囊会逐渐增厚,关节腔变窄,这会影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为肩周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不同年龄人群的体现:对于年轻人来说,由于组织退变不明显,除非有明确的外伤或过度使用等情况,否则患肩周炎的几率相对较低;而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左右的人群,是肩周炎的高发人群,与年龄相关的组织退变是主要的病因之一。
(二)慢性损伤
1.:
过度活动:长期进行需要肩关节频繁活动的工作或运动,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反复受到牵拉和磨损。比如,运动员长期进行投掷、游泳等项目的训练,肩关节反复的外展、上举等动作,会导致肩袖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组织发生慢性损伤,进而引发炎症,逐渐发展为肩周炎。以游泳运动员为例,他们的肩关节需要频繁地划水动作,长期下来,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很容易出现劳损。
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姿势,如长期伏案工作时弯腰驼背,肩部处于前屈内收的姿势,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软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发生炎症和粘连。例如,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如果坐姿不正确,肩部肌肉长期紧张,就容易引发肩周炎。
2.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影响:对于从事需要肩关节频繁活动工作的人群,如手工劳动者、舞蹈演员等,需要更加注意避免慢性损伤,要适当进行肩部的放松和休息;而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人群,保持正确的坐姿,定时活动肩部是预防肩周炎的重要措施。
(三)肩部外伤
1.:肩部受到急性外伤后,如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脱位等,如果治疗不当或制动时间过长,会引起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和退变。例如,肩部骨折后,为了固定骨折部位需要长时间制动,这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关节囊挛缩,进而引发肩周炎。一般来说,肩部外伤后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或者康复训练不及时、不恰当,就容易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等肩周炎的表现。
2.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对于儿童,如果发生肩部外伤,由于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及时、正确地进行治疗和康复,避免因为处理不当而引发肩关节的长期问题;对于老年人,肩部外伤后更容易出现组织退变和粘连,因为老年人本身组织修复能力就差,所以更要重视肩部外伤后的治疗和康复,尽早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预防肩周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