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是否需输液取决于脱水程度(轻度可口服补液,中重度多需或需立即输液)、呕吐腹泻严重程度(频繁呕吐或严重腹泻难经口补液时需输液),输液可补充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能量,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需特殊关注,儿童易迅速出现严重情况需密切观察并控制输液,老年人代偿弱要谨慎评估及时输液且监测脏器,有基础疾病者输液要考虑其脏器负担避免加重病情。
一、急性胃肠炎是否需要输液的判断因素
(一)脱水程度
1.轻度脱水:患儿精神稍差,略有烦躁不安;体检时皮肤稍干,弹性可,眼窝和前囟稍凹陷,哭时有泪,口唇黏膜略干,尿量稍减少。一般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无需输液。成人轻度脱水时也可先尝试口服补液,若口服补液无法满足脱水纠正需求则需考虑输液。
2.中度脱水: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黏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此时多需要输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成人中度脱水时口服补液往往难以快速纠正机体失衡状态,输液是常见的纠正方式。
3.重度脱水:患儿呈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发灰或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和前囟深凹陷,眼闭不合,哭时无泪,口唇黏膜极干燥;因血容量明显减少可出现休克症状,如心音低钝、脉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尿极少或无尿。重度脱水必须立即输液抢救,以迅速纠正循环衰竭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二)呕吐腹泻严重程度
1.频繁呕吐:婴幼儿频繁呕吐难以口服补液,因为口服液体很快会被吐出,无法达到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目的,这种情况需要输液来保证机体的液体和营养供应。成人频繁呕吐也可能导致无法经口摄入足够的液体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此时输液也是必要的。
2.严重腹泻:每日腹泻次数多达10次以上,且腹泻量很大,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难以跟上丢失速度,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输液来补充丢失的水分、电解质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
二、输液的作用
(一)补充水分
通过输液可以快速补充机体因呕吐、腹泻丢失的大量水分,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保证各脏器的血液灌注等。例如,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等可以直接为机体补充水分。
(二)纠正电解质紊乱
急性胃肠炎患者呕吐腹泻会导致钠、钾、氯等电解质大量丢失,通过输液可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比如输入含钾的液体来纠正低钾血症,输入含钠的液体来纠正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情况。
(三)补充营养和能量
对于呕吐腹泻严重、进食困难的患者,通过输液可以补充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保证机体的基础代谢。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儿童急性胃肠炎时,由于其机体调节功能不如成人完善,对脱水等情况的耐受能力较差。婴幼儿频繁呕吐或严重腹泻时更易迅速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所以对于儿童急性胃肠炎,要密切观察脱水程度,一旦达到中度及以上脱水或有频繁呕吐难以口服补液等情况,应及时输液。同时,儿童在输液时要注意输液速度和液体量的控制,避免因输液过快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肾等脏器功能减退的情况,急性胃肠炎时发生脱水等情况后,机体的代偿能力较弱。所以老年人急性胃肠炎时,即使是轻度脱水也需要更加谨慎评估,若有呕吐腹泻较严重等情况,应及时考虑输液,并且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肾功能等,防止输液过多过快加重心、肾负担。
(三)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如本身有心脏病的患者,急性胃肠炎发生脱水需要输液时,要注意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避免因快速大量输液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等。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在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时要考虑肾脏的代谢负担,合理选择输液的种类和量,避免加重肾脏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