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间隙刷)、定期口腔检查和洗牙、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纠正不良习惯(纠正口呼吸、避免过度刷牙)、饮食调整(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控制含糖食物摄入),这些措施可降低牙龈萎缩风险、维护牙龈健康。
一、保持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洁牙齿邻面和牙龈沟等部位,研究表明,正确的刷牙方法可减少牙菌斑的堆积,牙菌斑是导致牙龈萎缩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每天坚持巴氏刷牙的人群,牙龈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刷牙方法不正确的人群。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间隙,对于牙缝较大或存在食物嵌塞的情况,间隙刷是更好的选择。牙线可以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间隙刷则能深入清洁牙龈沟内的污垢。定期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能进一步降低牙龈萎缩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容易发生食物嵌塞的中老年人,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能有效维护牙龈健康。
二、定期口腔检查和洗牙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口腔医生可以通过专业检查发现早期的牙龈问题,如牙龈红肿、出血等,并及时进行干预。对于有牙周病史或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更要缩短口腔检查的间隔时间,因为全身性疾病会影响牙龈的健康状况,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出现牙龈感染和萎缩。
洗牙:每年进行1-2次洗牙,洗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菌斑。牙结石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和萎缩,定期洗牙能有效去除牙结石,减轻牙龈的炎症反应。例如,经过洗牙治疗的人群,牙龈红肿和出血症状往往能得到明显改善,牙龈萎缩的进展也会减缓。
三、治疗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容易出现口腔感染,进而导致牙龈萎缩等口腔问题。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同时要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研究显示,良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其牙龈萎缩的发生率和进展速度均低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会影响口腔牙龈的健康。对于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在口腔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预防出血等并发症。例如,白血病患者在进行口腔操作前,需要评估血小板等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以减少对牙龈的损伤。
四、纠正不良习惯
纠正口呼吸习惯:长期口呼吸会使牙龈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导致牙龈干燥、萎缩。对于存在口呼吸习惯的人群,需要查明原因并进行纠正,如治疗鼻部疾病等。例如,因腺样体肥大导致口呼吸的儿童,在进行腺样体切除术后,口呼吸情况得到改善,牙龈萎缩的情况也会逐渐缓解。
避免过度刷牙:有些人刷牙时用力过大或使用硬毛牙刷,会过度磨损牙龈,导致牙龈萎缩。要选择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力度,避免过度刷牙对牙龈造成损伤。例如,过度刷牙导致牙龈退缩的人群,改变刷牙习惯后,牙龈萎缩的情况会逐渐停止进展。
五、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对牙龈健康有益。维生素C可以增强牙龈组织的韧性和抵抗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维持骨骼和牙龈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鱼类、蛋类等。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牙龈的健康。
控制含糖食物的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在口腔内被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并刺激牙龈,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因此,要减少糖果、碳酸饮料等含糖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更要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取量,降低牙龈萎缩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