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早期会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尿量变化(少尿或无尿、多尿)、水肿表现(眼睑及面部水肿、下肢水肿)、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劳乏力、血压异常、贫血倾向等,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且各症状会对不同人群产生相应影响。
一、尿量变化
少尿或无尿:肾功能衰竭早期,肾脏滤过功能开始下降,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当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对于儿童,尿量的正常范围因年龄而异,婴儿每日尿量约为400-500ml,幼儿约为500-600ml,学龄前期儿童约为600-800ml,学龄期儿童约为800-1400ml。肾功能衰竭早期儿童可能出现尿量较以往明显减少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滤过功能受损,不能正常生成足够的尿液。
多尿:部分肾功能衰竭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早期的多尿现象。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先出现障碍,虽然肾小球滤过率有所下降,但肾小管对尿液的浓缩功能减退,导致尿液排出增多。不过多尿的量一般不会太大,与正常的生理多尿不同,需要引起重视。
二、水肿表现
眼睑及面部水肿:早晨起床后,眼睑、面部水肿较为常见。这是因为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减弱,水分在体内潴留,而眼睑部和面部组织比较疏松,更容易出现水肿。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水肿可能更明显,且可能伴有眼皮肿胀得难以睁开的情况。
下肢水肿:随着病情发展,水肿可能会蔓延至下肢。患者站立或行走一段时间后,下肢水肿会更为明显,按压下肢皮肤可能会出现凹陷,即凹陷性水肿。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肾功能衰竭早期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可能相对更易发生,因为其肾脏调节水钠平衡的能力本身就有所降低,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水钠潴留更容易表现为下肢水肿。
三、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肾功能衰竭早期,体内的毒素不能正常排出,会在体内蓄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儿童可能表现为吃奶量减少(婴儿)或吃饭量明显降低,这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旺盛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摄入。
恶心、呕吐:随着毒素在体内进一步蓄积,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尤其是在进食后,这种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对于老年患者,本身消化系统功能就相对较弱,肾功能衰竭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会加重其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其营养状态,必要时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措施。
四、疲劳乏力
全身疲劳: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堆积,身体的能量代谢受到影响,患者会经常感到全身疲劳、乏力,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会感觉工作和运动耐力明显下降;老年人则可能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感到疲惫,如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散步等活动,现在会感到力不从心。
五、其他表现
血压异常:部分肾功能衰竭早期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功能受损时,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引起血压升高。儿童如果出现肾功能衰竭早期血压升高,可能会影响其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老年人本身血压调节机制就存在一定的衰退,肾功能衰竭导致的血压升高可能会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贫血倾向:肾脏可以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功能衰竭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甲床苍白等表现。儿童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老年人贫血则会加重其疲劳乏力等症状,还可能影响其心脏功能,因为贫血会使心脏代偿性加快跳动来满足身体的氧供需求,长期可能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