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不良性生活方式及免疫力低下者易患。有部分无症状或有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等表现,女性多发,生育期性活跃女性常见。通过妇科检查、HPV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可采用物理、药物治疗,多数可治愈但部分复发,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致病变。需从性生活、增强免疫力、接种疫苗等方面预防。
一、定义与病因
宫颈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发生在宫颈部位的疣状病变,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HPV有多种亚型,其中低危型HPV,如HPV6、11等与宫颈湿疣的发生密切相关。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开始年龄早等不良性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容易感染HPV从而引发宫颈湿疣。此外,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也较易感染HPV并发展为宫颈湿疣。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
有些患者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伴有异味,还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即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
宫颈部位可出现单个或多个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的赘生物,颜色可呈粉红色、灰白色或棕色等。
2.年龄与性别差异
女性为主要发病人群,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但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更为常见。年轻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局部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且性生活相对活跃,感染HPV的风险较高。
三、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部位的病变形态,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湿疣样病变。
2.实验室检查
HPV检测:采用核酸杂交技术或PCR等方法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HPVDNA,明确是否存在HPV感染以及具体的亚型,这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情况。例如,检测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相对较高。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赘生物进行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是确诊宫颈湿疣的金标准。可以看到特征性的HPV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如挖空细胞等。
四、治疗与预后
1.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常用的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电灼治疗等。激光治疗是利用高能激光束破坏疣体组织;冷冻治疗是通过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电灼治疗则是利用高频电刀烧灼疣体。这些物理治疗方法可以直接去除可见的疣体,但有复发的可能。
药物治疗:可以局部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咪喹莫特乳膏等,但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对物理治疗可能较慢,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2.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如果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导致的宫颈湿疣,有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的风险,所以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宫颈病变情况。年轻女性由于自身免疫调节能力相对较好,部分轻度病变可能有自行清除病毒的机会,但仍需密切随访。
五、预防措施
1.性生活方面
提倡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感染的风险。
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减少性伴侣数量,这有助于降低感染HPV的几率。
2.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HPV感染。
3.接种HPV疫苗
适龄女性可以接种HPV疫苗,如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等。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相应亚型HPV的感染,从而降低宫颈湿疣以及宫颈癌等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更多亚型的HPV感染,但接种也有一定的年龄限制等要求,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建议下选择是否接种以及接种合适的疫苗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