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折在症状表现、活动功能及影像学检查方面有不同特征。症状表现为疼痛剧烈难忍受、肿胀明显、部分有畸形外观;活动功能上有关节活动受限、负重困难;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初步发现骨折相关情况,CT能清晰显示复杂骨折细节,MRI可评估周围软组织损伤。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疼痛程度
膝盖骨折时通常会有剧烈疼痛,且一般难以忍受,相较于普通的膝盖扭伤等情况,疼痛更为强烈且持续,即使休息也难以缓解。例如,有研究表明,骨折导致的膝盖疼痛往往超出了一般软组织损伤所引发疼痛的程度范畴,患者常因疼痛而无法正常活动膝盖部位。
(二)肿胀情况
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肿胀,这是因为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周围组织损伤后的炎性反应。肿胀可能会在受伤后较短时间内迅速出现,并且肿胀范围可能会不断扩大,皮肤可能会有发亮等表现。比如儿童发生膝盖骨折时,由于其机体修复反应相对活跃,肿胀可能会比较明显,而且相较于成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特点,需要特别留意。
(三)畸形外观
部分膝盖骨折可能会出现明显畸形,比如膝盖的正常形态发生改变,像弯曲角度异常、局部有异常突起等情况。这是因为骨折断端移位导致的,不同类型的膝盖骨折畸形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髌骨骨折可能会出现膝盖前方的异常隆起等情况。
二、活动功能方面
(一)关节活动受限
膝盖骨折后,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关节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屈伸膝盖,或者活动时会引发剧烈疼痛而不敢活动。例如,正常情况下能够弯曲到一定角度的膝盖,骨折后可能弯曲角度明显减小,甚至完全不能弯曲,这是由于骨折断端的异常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影响了关节的正常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关节活动度可能就相对较差,发生膝盖骨折后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更慢。
(二)负重困难
受伤的膝盖往往无法承受身体重量,患者难以正常站立、行走等。比如受伤后尝试用受伤膝盖支撑身体重量时,会感到明显疼痛,根本无法完成正常的负重动作,这是因为骨折部位无法承受身体的压力,断端的异常会刺激周围神经和组织导致疼痛等不适。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膝盖骨折后负重困难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三、影像学检查方面
(一)X线检查
X线是初步判断膝盖是否骨折的常用检查方法。通过X线片可以清晰看到膝盖部位的骨骼结构,如果有骨折存在,能发现骨折线、骨皮质连续性中断等情况。不过,对于一些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或者某些特殊类型的骨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例如,对于儿童的膝盖骨折,有时一次X线检查可能难以发现不太明显的骨折线,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再次复查或者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二)CT检查
CT检查对于膝盖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情况,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断端的细节、骨折的立体结构以及是否存在隐藏的骨折等。它可以提供比X线更详细的骨骼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判断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比如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等复杂骨折,CT检查能更好地明确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CT检查在判断膝盖骨折方面可能会更有优势,因为能更精准地发现细微的骨折改变。
(三)MRI检查
MRI主要用于评估膝盖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如韧带、半月板等是否同时受损。它可以清晰显示软组织的病变,对于判断骨折合并的软组织损伤程度很有帮助。在膝盖骨折的诊断中,MRI能够辅助医生全面了解受伤部位的整体情况,从而制定更全面的治疗计划。例如,当怀疑膝盖骨折同时伴有韧带撕裂等情况时,MRI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运动爱好者等经常使用膝盖进行高强度活动的人群,MRI检查能更细致地评估膝盖损伤情况,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和康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