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随着年龄增长的软组织退行性变、长期过度活动及姿势不良、肩部外伤及慢性劳损、肩部急性挫伤后治疗不当以及颈椎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影响。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易退行性变;长期从事肩部过度活动职业或姿势不良者易发病;肩部外伤治疗不当或慢性劳损会增加风险;肩部急性挫伤治疗不当可引发;颈椎病、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影响导致肩周炎发生。
一、软组织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肩袖、关节囊等组织的退变较为常见。例如,肩袖的肌腱会逐渐变得脆弱,弹性降低,容易发生损伤和退变,这是导致肩周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的自然衰退,软组织退行性变的风险增加,需要更加注重肩关节的保养和功能锻炼,以预防肩周炎的发生。
二、长期过度活动及姿势不良
过度活动:长期从事肩部过度活动的职业,如画家、打字员、运动员等,肩关节反复的运动磨损会增加肩周炎的发病风险。以运动员为例,频繁的肩部高强度训练或比赛,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受到反复的牵拉和刺激,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肩周炎。对于这类人群,在进行高强度肩部活动时,应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休息时间,做好肩部的热身和放松活动,减少肩关节的损伤风险。
姿势不良:长期保持不良的姿势,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等,会使肩关节长期处于异常的受力状态,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失衡和紧张。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肩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容易引起肌肉劳损和血液循环不畅,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肩周炎。对于这类人群,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定时进行肩部的活动和伸展,缓解肌肉紧张,预防肩周炎的发生。
三、肩部外伤及慢性劳损
肩部外伤:肩部受到急性外伤,如骨折、脱位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和纤维化,从而增加肩周炎的发病几率。例如,肩部骨折后,在恢复过程中如果过早地停止活动或康复锻炼不当,容易引起肩关节的粘连,进而发展为肩周炎。对于有肩部外伤史的人群,在受伤后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康复锻炼,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劳损:肩部长期的慢性劳损,如长期提重物等,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受到持续的牵拉,导致组织的慢性损伤和炎症积累。长期提重物的人,肩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肌肉疲劳和损伤,逐渐引发肩周炎。这类人群应注意避免长期提过重的物品,选择合适的负重方式,减轻肩部的负担。
四、肩部急性挫伤后治疗不当
肩部急性挫伤后,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治疗,如没有充分休息、没有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等,容易导致损伤部位的恢复不良,进而引发肩周炎。例如,肩部急性挫伤后,若过早地进行肩部的活动,可能会加重损伤部位的炎症和粘连,影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恢复,增加肩周炎的发生风险。所以在肩部急性挫伤后,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确保损伤部位得到良好的恢复。
五、其他疾病影响
颈椎病:颈椎病可引起肩部牵涉痛,长期的颈椎病会导致肩部肌肉痉挛、缺血,进而发展为肩周炎。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病变刺激神经,会反射性地引起肩部肌肉的异常反应,长期如此会影响肩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增加肩周炎的发病可能性。对于颈椎病患者,应积极治疗颈椎病,同时注意肩部的保健和功能锻炼,预防肩周炎的发生。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肩周炎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是因为糖尿病会引起神经病变和代谢紊乱,影响肩关节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和神经功能,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的退变和炎症反应增加。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关注肩关节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肩部的检查和适当的锻炼,降低肩周炎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