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肩周炎疼痛可通过物理治疗(热敷、按摩、运动疗法如钟摆运动、爬墙运动)、药物辅助(非甾体抗炎药)及生活方式调整(姿势纠正、避免肩部过度劳累)来实现,物理治疗利用温热、按摩、运动改善局部状况,药物按需且遵医嘱使用,生活方式调整从姿势和避免劳累入手减轻疼痛。
一、物理治疗缓解肩周炎疼痛
(一)热敷
1.原理:通过温热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炎症反应。一般来说,40~50℃的温热较为适宜,能改善肩部肌肉紧张状态。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热敷的感受可能略有差异,年轻人对温度的耐受度相对稍高,老年人则需注意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例如,研究表明,每日热敷2~3次,每次15~20分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
2.方式:可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进行局部热敷,将其敷于肩部疼痛部位。
(二)按摩
1.原理:专业的按摩能帮助松解肩部粘连的软组织,改善肩部的活动度。按摩力度需适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周炎的人群,按摩时针对颈部和肩部相连部位的肌肉放松尤为重要。一般建议每周进行2~3次按摩,每次按摩时间约20~30分钟。例如,通过按摩肩部的斜方肌、三角肌等肌肉群,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2.方式: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或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肩部按摩,也可在家人协助下进行简单的肩部揉按,但力度要恰当。
(三)运动疗法
1.钟摆运动
原理:通过肩部的摆动,活动肩关节,减少粘连。患者弯腰90度,患侧手臂自然下垂,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前后、左右、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的摆动,每次摆动10~15次,每日3~4组。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幅度可略有不同,年轻人可适当增大摆动幅度,老年人则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牵拉导致疼痛加重。
2.爬墙运动
原理:逐渐增加肩关节的外展活动范围,改善肩关节功能。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后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每次10~15次,每日3~4组。对于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肩周炎患者,运动时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心率过快等情况,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
二、药物辅助缓解肩周炎疼痛
(一)非甾体抗炎药
1.作用原理: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能有效缓解肩周炎的疼痛和炎症。但对于不同性别患者,药物代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使用时需谨慎,应遵循医生指导。
2.使用注意:一般按需服用,但其使用需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因为长期或不恰当使用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三、生活方式调整缓解肩周炎疼痛
(一)姿势纠正
1.原理:不良姿势会加重肩部肌肉的负担,导致肩周炎疼痛加重。无论是年轻人长期低头看手机,还是老年人日常活动中的不良姿势,都可能影响肩部。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如坐姿时背部挺直,肩部放松,眼睛平视前方;站姿时双肩自然下垂,脊柱正直等,能减轻肩部肌肉的紧张,缓解疼痛。例如,每坐1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一下肩部,纠正不良姿势。
2.具体做法: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姿势,可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如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办公桌,帮助维持正确姿势。
(二)避免肩部过度劳累
1.原理:过度使用肩部会加重肩周炎的病情,导致疼痛加剧。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体力劳动者需注意避免长时间重复性的肩部劳动,办公室工作人员要避免长时间打字、使用鼠标等过度使用肩部的行为。应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中的肩部活动,避免肩部过度劳累。例如,体力劳动者每工作1~2小时就休息15分钟,活动一下肩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定时做肩部放松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