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湿疹有不同症状表现,皮肤损害急性期婴幼儿头面部初起红斑后现密集丘疹等,成人身体任何部位对称分布红斑丘疹等;亚急性期由急性期演变而来以小丘疹等为主;慢性期皮肤增厚浸润等。瘙痒方面儿童哭闹搔抓,成人可准确描述且严重影响生活,老年人瘙痒敏感且干燥加重。伴随症状有继发感染时局部红肿等,严重泛发时可有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
急性期症状:
婴幼儿:常好发于头面部,初期为红斑,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的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水疱破裂后可形成糜烂面,有明显渗出倾向。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搔抓后易导致皮损加重,且因瘙痒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佳等情况。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婴幼儿过敏性皮炎湿疹急性期皮肤损害以红斑、丘疹、渗出等表现为主,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成人: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急性湿疹的皮疹多为对称性分布,红斑基础上有丘疹、丘疱疹,境界不清,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自觉剧烈瘙痒,夜间或遇热时瘙痒加剧,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亚急性期症状:
由急性期炎症减轻后演变而来,渗出减少,糜烂面结痂、脱屑,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搔抓,导致皮肤进一步损伤。对于不同年龄的成人,亚急性期湿疹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和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以炎症减轻后的皮肤改变为主。
慢性期症状:
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变而来,也可开始即为慢性炎症。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颜色为暗红或褐色,伴有色素沉着。皮损边界较清楚,常伴有抓痕、脱屑等。慢性湿疹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如手部、小腿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慢性湿疹时皮肤增厚等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瘙痒感可能持续存在,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瘙痒特点
不同人群瘙痒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过敏性皮炎湿疹患者因表达能力有限,常表现为哭闹、频繁搔抓皮肤特定部位,如面部、手部等。由于儿童皮肤薄嫩,搔抓后更容易导致皮肤破损,进而可能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例如有研究发现,儿童过敏性皮炎湿疹患者的瘙痒程度与皮疹的严重程度相关,瘙痒会影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导致睡眠障碍等问题。
成人:成人能够较准确描述瘙痒的程度和性质,瘙痒可轻可重,严重时难以忍受,可能会影响工作和社交活动。部分成人患者因搔抓过度导致皮肤出现继发损害,如抓痕、血痂等,进一步加重病情。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瘙痒阈值降低,对瘙痒的敏感性增加,且老年人皮肤干燥,这也会加重瘙痒症状。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瘙痒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使病情更为复杂。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等因素,搔抓皮肤可能不够方便,瘙痒时可能会通过摩擦等方式缓解,但同样容易导致皮肤损伤。
伴随症状
继发感染相关症状:
当过敏性皮炎湿疹患者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此时可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发热等症状。如果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还可能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例如,有报道称部分过敏性皮炎湿疹患者因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发热,体温可达到38℃-39℃左右,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若继发真菌感染,皮肤损害部位可能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中央有脱屑等表现,瘙痒可能会更加剧烈,且病情较难控制,需要进行真菌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全身症状:一般过敏性皮炎湿疹以局部皮肤表现为主,但在病情严重、泛发时,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对于婴幼儿来说,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因为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进展可能较快。严重的泛发性过敏性皮炎湿疹还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精神状态,导致患儿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