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有可能得肩周炎,其发病原因包括过度使用肩关节(运动或日常劳损)、外伤因素、疾病因素;症状表现为疼痛(早期隐痛、钝痛,夜间明显,后期加重)和活动受限(各方向活动受限,影响日常活动);预防方面要保持正确姿势、适度锻炼、注意肩部保暖,应对则是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早期可保守治疗,严重时视情况进一步治疗,二十多岁人群应关注肩部健康,积极预防和应对肩周炎。
一、发病原因
1.过度使用肩关节
运动因素:二十多岁人群常参与各种运动,如游泳、打篮球、打羽毛球等。如果运动时姿势不正确或运动强度过大、过度频繁,会使肩关节反复受到磨损。例如,打羽毛球时需要频繁的肩关节外展、上举等动作,如果肩部肌肉力量不足,肩关节的稳定性就会下降,长期下来容易引发肩关节周围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肩周炎。
日常劳损:长期从事需要反复肩关节活动的工作,比如长时间使用电脑、伏案工作等,也会使肩关节处于紧张状态。以长时间使用电脑为例,肩部肌肉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不畅,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容易发生慢性劳损,增加肩周炎的发病风险。
2.外伤因素
二十多岁人群在生活或运动中可能发生肩关节的外伤,如肩部的挫伤、拉伤等。即使外伤当时没有造成严重的骨折等情况,但局部的组织损伤会引起肩关节周围的炎症反应,若后期恢复不当,就可能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逐渐发展为肩周炎。例如,肩部拉伤后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和正确的康复治疗,就可能影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增加肩周炎的发生几率。
3.疾病因素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肩关节,引发肩周炎。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的代谢紊乱可能会影响肩关节周围的血管、神经及软组织的代谢,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病变,增加患肩周炎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肩周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二、症状表现
1.疼痛
早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隐痛、钝痛,疼痛往往在夜间较为明显,可放射至颈部、上臂等部位。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活动肩关节时疼痛加剧。例如,二十多岁患者可能在夜间睡眠时因肩部疼痛而醒来,影响睡眠质量。
2.活动受限
肩关节的各个方向活动都会受到限制,尤其是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等动作。患者可能发现穿衣、梳头、洗脸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比如,穿衣服时手臂难以举过头顶,梳头时手臂无法正常向后弯曲触及头部等。
三、预防与应对措施
1.预防方面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运动还是日常工作、生活中,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比如运动时注意动作规范,避免肩关节过度扭曲;伏案工作时保持脊柱正直,肩部放松,电脑屏幕高度适中,使眼睛、肩部处于舒适的位置。
适度锻炼:进行肩关节的适度锻炼,增强肩部肌肉力量和肩关节的灵活性。可以选择适合的运动,如瑜伽中的肩部伸展动作、游泳等,游泳是一种对肩关节比较友好的运动,能在不增加肩关节过多负荷的情况下锻炼肩部肌肉。
注意肩部保暖:二十多岁人群也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肩部受凉。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或空调房间中,可适当添加衣物覆盖肩部,防止肩部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炎症。
2.应对方面
一旦出现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疑似肩周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等)来明确诊断。对于二十多岁的患者,早期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如休息、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理疗等)、药物辅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等。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方法,但二十多岁患者相对中老年人身体恢复能力较强,通过积极治疗大多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十多岁人群虽然不是肩周炎的高发群体,但也有患病的可能,应关注肩部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降低肩周炎的发病风险或及时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