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具过滤血液、生成尿液等功能,尿毒症时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肾小管功能严重受损致无小便,儿童、成年女性、成年男性尿毒症无小便各有特殊情况,需针对不同人群综合监测、治疗与护理。
一、肾脏的基本功能与尿液生成原理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基本功能包括过滤血液、生成尿液等。肾小球如同过滤器,将血液中的废物、多余的水分等过滤出来,形成原尿。原尿随后流经肾小管,肾小管会对原尿中的有用物质进行重吸收,如葡萄糖、大部分水分和部分电解质等,而剩余的废物、多余水分等则形成终尿,最终通过输尿管输送到膀胱储存,当达到一定量时经尿道排出体外。
二、尿毒症患者没有小便的原因
(一)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
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到晚期的状态,此时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会严重降低。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维持在一定水平以保证正常的尿液生成,而在尿毒症阶段,大部分肾小球已经硬化、纤维化,肾脏滤过血液生成原尿的能力几乎丧失殆尽,导致几乎没有原尿生成,进而没有小便排出。例如,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2时,患者往往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情况,而尿毒症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通常远低于这个数值。
(二)肾小管功能严重受损
除了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严重障碍外,肾小管的功能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肾小管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尿毒症时,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等功能严重受损,即使有少量原尿生成,也无法正常进行重吸收等处理过程,进一步导致尿液生成显著减少甚至无尿。一些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使其正常功能无法发挥,从而影响尿液的最终形成。
三、不同人群尿毒症无小便的特殊情况及应对(以儿童为例)
(一)儿童尿毒症患者
儿童患尿毒症导致无小便时,情况更为危急且复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功能本身尚未完全成熟,尿毒症对其肾脏的损害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由于无小便,体内的毒素、多余水分等无法正常排出,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严重的水肿、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酸碱平衡失调等。此时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指标,可能需要立即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等,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尿毒症及无小便状态会对其营养物质的代谢等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合理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保证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并且要注意避免使用对儿童肾脏有损害的药物等。
(二)成年女性尿毒症患者
成年女性尿毒症无小便时,除了面临与男性患者相同的体内毒素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问题外,还需要考虑女性特殊的生理情况,如月经周期等可能受到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尿毒症及其导致的无小便等情况可能会给女性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同时,在选择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女性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等因素,例如血液透析对于行动等方面的影响在女性患者中的特殊情况等。
(三)成年男性尿毒症患者
成年男性尿毒症无小便时,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一些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对肾脏的影响在疾病中的叠加作用。例如,一些男性可能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会加重肾脏的损害,在治疗无小便等尿毒症相关问题时,需要提醒男性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配合治疗。同时,要关注男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力恢复等情况,因为尿毒症的治疗可能较为漫长和耗费体力,需要给予适当的生活指导和支持。
总之,尿毒症患者没有小便主要是由于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不同人群在尿毒症无小便时各有其特殊情况,需要根据具体人群的特点进行综合的监测、治疗和护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