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分前、中、后注意事项。拔智齿前要评估身体状况,特殊时期、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需相应处理,还要保持口腔清洁,有炎症先抗炎;拔智齿中要配合医生操作;拔智齿后要压迫止血30-40分钟,2小时内不进食,2小时后吃温凉稀软食物,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24小时后轻柔刷牙漱口,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观察出血情况,儿童需家长密切关注,老年人要更注意多方面事项。
1.身体状况评估
若处于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需提前告知医生,因为经期女性凝血功能可能略有变化,孕期前3个月拔牙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后3个月拔牙可能引发早产等;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否则拔牙过程中可能因疼痛、紧张等因素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有心脏病史的患者,需由心内科医生评估能否耐受拔牙操作,部分病情不稳定的心脏病患者拔牙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血糖需控制在空腹血糖<8.88mmol/L且无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方可考虑拔牙,否则易发生术后感染等问题。
2.口腔局部准备
拔牙前需保持口腔清洁,可通过刷牙、用漱口水等方式,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几率。例如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其能有效抑制口腔常见致病菌。
若口腔局部有炎症,如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等,需先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缓解后再考虑拔牙,否则炎症可能在拔牙后扩散,导致更严重的感染。
拔智齿中的注意事项
要积极配合医生操作,遵循医生的指令,如张口、保持头部姿势等,以保证拔牙操作顺利进行。
拔智齿后的注意事项
1.压迫止血
拔牙后医生会在拔牙创放置棉球或纱布让患者咬住,一般需咬紧30-40分钟后再吐掉,其目的是压迫止血,患者不要提前吐掉棉球或纱布,以免影响凝血块的形成。
2.饮食注意
拔牙后2小时内不宜进食,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稀软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过热食物会使血管扩张,导致拔牙创出血增多;过硬食物可能摩擦拔牙创,影响凝血块愈合;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拔牙创,引起疼痛或加重肿胀。例如可以吃温凉的鸡蛋羹,既容易消化又能提供一定营养。
3.口腔护理
拔牙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24小时后可轻轻刷牙,保持口腔清洁,但要注意避免触碰拔牙创,防止凝血块脱落,引发干槽症等并发症。漱口时也应注意力度,避免水流冲击拔牙创。
4.肿胀与疼痛处理
拔牙后可能出现肿胀、疼痛等反应,一般在1-2天内较为明显。可在拔牙后24小时内进行局部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2-3小时一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肿胀消退。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如布洛芬等,但要注意按照药物的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服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5.观察出血情况
拔牙后唾液中带有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持续出血,出血量较多,如唾液中血液呈鲜红色且不断有鲜血涌出,或吐出的棉球、纱布被血液浸透等,需及时复诊,可能需要再次进行压迫止血或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6.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拔牙后更需家长密切观察,因为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不适。要确保儿童按照医生要求咬住棉球止血,饮食上要严格遵循温凉稀软的原则,避免儿童用舌头舔拔牙创或吸吮,防止凝血块脱落。同时,要告知儿童拔牙后的注意事项,安抚其情绪。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拔牙后恢复可能较慢。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预防感染;饮食上要保证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剧烈疼痛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等并发症可能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