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疹是皮肤对特定过敏原异常免疫反应致皮疹,过敏原分食物、药物、接触物、吸入物等,皮疹形态多样、分布有特点,诊断靠问病史、体格检查、过敏原检测,需与湿疹、银屑病等鉴别,治疗要避过敏原,轻用外用药,重用口服药,预防要知过敏原并避免接触。
引发过敏性皮疹的过敏原分类及具体例子
食物过敏原:儿童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相对更易对食物过敏,常见的有牛奶、鸡蛋,婴幼儿时期对牛奶蛋白过敏较为多见;成人则可能对海鲜类食物,如虾、蟹过敏概率增加。部分人还可能对芒果过敏,食用或接触芒果后会在口周等部位出现皮疹。
药物过敏原: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药物过敏的情况有差异,儿童使用某些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疹;成年人使用磺胺类药物等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等。
接触物过敏原: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儿童皮肤娇嫩,接触新换的洗衣液清洗的衣物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疹;成年人接触某些工业化学品、新换的金属表带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导致局部或全身过敏性皮疹。
吸入物过敏原:花粉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过敏体质的人群,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接触花粉后都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疹,同时伴有打喷嚏、流涕等症状;尘螨也是常见吸入物过敏原,在卧室环境中,如果尘螨较多,过敏人群长期接触会出现皮肤皮疹等过敏表现。
过敏性皮疹的皮疹表现
形态多样:可以表现为红斑,皮肤出现红色的斑块,大小不一;也可能是丘疹,即皮肤表面隆起的小疙瘩;还可能出现风团,呈白色或红色隆起,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常伴有剧烈瘙痒,这在荨麻疹型过敏性皮疹中较为典型,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风团都较为常见。
分布特点:如果是接触性过敏原引起,皮疹往往局限在接触部位,呈片状分布;而如果是食物或吸入物过敏原引起的全身性过敏,皮疹则可能遍布全身,儿童可能全身皮肤都出现红斑、丘疹等表现,而成人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但相对儿童可能分布范围有差异。例如食物过敏引起的过敏性皮疹,儿童可能全身皮肤都有不同程度的皮疹,而成人可能以躯干、四肢等部位为主。
过敏性皮疹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方法: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过敏史、接触过的可疑过敏原、近期饮食用药情况等。还会进行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等特征。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过敏原检测,如斑贴试验用于检测接触性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帮助判断是否对食物、吸入物等过敏原过敏。对于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病史询问需要更细致,结合家长提供的孩子接触史等信息来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类似皮疹的疾病鉴别,如湿疹,湿疹的皮疹多为对称分布,皮疹表现多样,有渗出倾向,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与过敏性皮疹的诱因及皮疹特点虽有相似,但通过详细病史询问及皮疹细节观察可鉴别;还需与银屑病鉴别,银屑病的皮疹多有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这与过敏性皮疹有明显区别。
过敏性皮疹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首先是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关键。如果已经出现过敏性皮疹,对于症状较轻的,可使用外用药物缓解症状,如炉甘石洗剂,具有止痒作用,儿童和成人都可使用,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等黏膜部位;对于症状较重的,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调整剂量。
预防措施:对于有过敏性皮疹病史的人群,要注意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在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儿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添加新的食物时要少量尝试,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要保持儿童居住环境清洁,减少尘螨等过敏原;成人要注意用药安全,使用新药物前了解药物过敏史,接触新的物质时先做局部皮肤测试等。例如有花粉过敏史的人群,在花粉季节要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对某种金属过敏的人群,避免佩戴相关金属饰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