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选择易消化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健康脂肪;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发作期慎选高纤维食物,缓解期可适当增加低纤维蔬菜;规律进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饮食卫生,食材新鲜,餐具定期清洁消毒。
一、保证营养均衡
(一)碳水化合物
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如精制米面。这类食物能快速为身体提供能量,且相对容易被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消化吸收,例如白米饭、馒头等,一般成年人每天可摄入200-300克左右,能满足日常活动的能量需求,不同年龄、性别及病史不同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活动量适当调整,如运动量较小的女性患者可适当减少至150-200克。
(二)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可选择瘦肉(如鸡胸肉、瘦牛肉)、鱼类(如鲈鱼、鳕鱼)、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以鸡胸肉为例,每100克鸡胸肉含蛋白质约20克左右,一般成年人每天可摄入50-100克蛋白质,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因素调整,若患者体重较大且病情稳定,可适当增加至80-120克。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肠道炎症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鲈鱼,每周可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
(三)脂肪
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油等。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肠道炎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脂肪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其中来自橄榄油等健康脂肪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例如每天可摄入20-30克橄榄油,可用于烹饪或凉拌。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每次100-150克。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
(一)辛辣食物
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肠道炎症,无论是哪个年龄、性别及病史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都应避免食用。例如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女性患者,食用辛辣食物后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加重等症状,影响病情恢复。
(二)油腻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可能诱发肠道炎症加重。比如一些喜欢吃油炸食品的男性患者,长期食用后可能出现肠道不适症状,不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调理。
(三)高纤维食物慎选
虽然高纤维食物对一般人有益,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发作期应谨慎选择。如全麦面包、芹菜、韭菜等,在发作期食用可能会刺激肠道,加重腹泻等症状。而在缓解期可适当增加一些低纤维的蔬菜,如南瓜、冬瓜等的摄入,每天可根据病情调整,缓解期可逐渐增加至200-300克蔬菜摄入。
三、规律进食
(一)定时定量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每天尽量固定早、中、晚三餐的时间。例如早餐可在7-8点,午餐在11-12点,晚餐在18-19点左右。每餐的食量要适中,避免过饱或过饥。对于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合理安排进食量,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肠道负担过重。
(二)细嚼慢咽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轻肠道的消化负担。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患者,都应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一般每餐进食时间可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四、注意饮食卫生
(一)食材新鲜
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食用变质、过期的食物。购买蔬菜、水果时要挑选新鲜的,肉类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新鲜肉类。例如购买蔬菜时要注意观察其颜色、质地,新鲜的蔬菜颜色鲜艳、质地紧实;购买肉类时查看保质期和来源,确保食品安全,防止因食用不新鲜食物导致肠道感染,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病情。
(二)餐具清洁
餐具要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清洗餐具,可通过煮沸或使用消毒柜等方式进行消毒,尤其是与食物直接接触的餐具,保证饮食卫生,减少肠道感染的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注意餐具的清洁消毒,防止儿童因餐具不洁而引发肠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