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骶髂骨关节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运动锻炼要注意方式强度,物理治疗有热疗、电疗等且需考虑特殊人群)、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有抗炎止痛但需注意胃肠道等风险,软骨保护剂可延缓软骨退变但起效慢)、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保守无效可考虑关节置换术,需考虑患者年龄等因素),需综合患者多方面情况选个体化方案以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一般治疗
1.运动锻炼
适宜运动:对于双侧骶髂骨关节炎患者,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比如游泳,是一种对骶髂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能在锻炼全身肌肉的同时,减轻关节负担,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相对较弱的患者,散步也是不错的选择,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15-30分钟,以自身感觉轻度疲劳但可耐受为宜。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的关节扭曲运动,如长时间的跑步、跳跃等可能会加重骶髂关节的损伤。同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身体较为敏感,运动强度可适当调整;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等,运动前需咨询医生,确保运动安全。
2.物理治疗
热疗:热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例如,使用热敷袋,每天可热敷2-3次,每次15-20分钟,温度以皮肤感觉温热但不烫伤为宜。对于一些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选择温泉浴,每周可进行1-2次,每次浸泡时间根据自身耐受程度调整,但一般不超过30分钟。
电疗:如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通过电流刺激神经末梢,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电疗一般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由医护人员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电流强度和治疗时间。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对电流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一般不建议采用电疗等可能对身体有一定刺激的物理治疗方法;老年患者进行电疗时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机制: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止痛的作用。例如布洛芬等药物,可缓解双侧骶髂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但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有一些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对于有胃肠道病史的患者,如胃溃疡、胃炎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来减少胃肠道损伤的风险。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处于特殊生理期或有妇科病史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也需要咨询医生,因为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对月经周期或妇科疾病产生一定影响。
2.软骨保护剂
代表药物及作用: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它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抑制胶原酶、磷脂酶A等水解酶的活性,延缓软骨退变,保护关节软骨。对于双侧骶髂骨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可能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但药物的起效相对较慢,一般需要连续服用数周甚至数月才能看到较为明显的效果。在使用软骨保护剂时,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要慎用。
三、手术治疗
1.关节置换术
适用情况:当双侧骶髂骨关节炎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考虑关节置换术。例如患者出现严重的关节畸形、疼痛剧烈且活动受限明显,日常生活如行走、上下楼梯等都受到严重影响。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假体松动等。对于年轻患者,一般不首先考虑关节置换术,因为假体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年轻患者可能需要多次翻修手术;对于老年患者,在评估手术风险后可谨慎考虑手术治疗,同时要注意术后的康复护理,以提高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双侧骶髂骨关节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史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