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畸形异常包括胆道闭锁等,会致胆汁排泄受阻、肝内环境改变从而引发婴儿肝炎综合征,其临床表现有黄疸、肝脾肿大、消化道症状等,相关检查有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婴儿护理要注重皮肤和营养支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一、胆道畸形异常的类型及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影响机制
(一)胆道畸形异常的常见类型
胆道畸形异常包括胆道闭锁等多种情况。胆道闭锁是婴儿时期较为常见的导致胆汁排泄障碍的胆道畸形。
(二)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影响机制
1.胆汁排泄受阻
胆道畸形异常使得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汁中的胆红素等物质不能顺利经肠道排出体外,从而反流入血。对于婴儿来说,其肝脏的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正常的胆汁排泄通路受阻后,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例如,胆道闭锁患儿,胆道的梗阻导致胆汁淤积在肝内,进而引起肝细胞的损伤。研究表明,胆汁淤积可激活一系列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肝细胞,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使得婴儿出现肝炎相关的表现,如肝功能异常等,这是导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2.肝内环境改变
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肝内的微环境发生变化。胆汁中的胆盐等物质不能正常排泄,会对肝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同时,胆汁淤积还会影响肝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导致肝细胞的炎症、坏死等改变。婴儿的肝脏相对脆弱,在这种异常的胆道环境下,更容易出现肝炎综合征的表现,如血清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指标异常,以及黄疸等症状。
二、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一)临床表现
婴儿肝炎综合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同时,还可能伴有肝脾肿大,患儿的肝脏和脾脏在体格检查时可触及肿大。此外,患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由于肝功能受损,代谢和合成功能障碍,还可能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等。
(二)相关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这是因为胆道畸形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直接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同时,血清转氨酶(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升高,反映肝细胞受到损伤。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胆道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胆道闭锁等胆道畸形异常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发现胆道的狭窄、闭锁等情况。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明确胆道畸形异常的部位和程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三、特殊人群(婴儿)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一)护理方面
1.皮肤护理
由于婴儿存在黄疸,皮肤黄染明显,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可以用温水轻柔擦拭皮肤,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因为婴儿的皮肤薄嫩,在黄疸情况下更易受损,做好皮肤护理有助于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营养支持
保证婴儿的营养摄入,对于出现食欲减退的婴儿,要根据其情况合理喂养,必要时可采用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给。因为婴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而肝功能受损可能影响营养的吸收和代谢,所以良好的营养支持对婴儿的恢复至关重要。
(二)注意事项
1.避免交叉感染
婴儿免疫力较低,要尽量减少带婴儿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接触外界人员时要注意卫生,如接触婴儿前要洗手等。这是因为婴儿在患病期间抵抗力更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加重病情。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婴儿的黄疸变化情况、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婴儿出现精神萎靡、拒奶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婴儿病情变化较快,早期发现异常并处理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胆道畸形异常通过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肝内环境改变等机制引发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上通过相关临床表现和检查进行诊断,同时针对婴儿这一特殊人群要做好护理和注意相关事项,以保障婴儿的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