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从前驱感染情况、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特殊人群等方面鉴别,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有前期链球菌感染病史,起病有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补体C3初期下降8周内恢复,可通过相关培养及抗体检测诊断;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前驱感染病原体多样,临床表现及补体等实验室检查有不同特点,肾脏超声表现与病因相关,儿童不同年龄及既往病史也需在鉴别时综合考虑。
一、病史与临床表现鉴别
(一)前驱感染情况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有前期链球菌感染病史,如咽炎、皮肤脓疱疮等,一般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病,儿童中以呼吸道感染前驱者居多,皮肤感染前驱者潜伏期稍长,平均1-3周。
2.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前驱感染病原体多样,如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葡萄球菌等)、寄生虫等,前驱感染与肾炎发病间隔时间各异,病毒感染后肾炎发病时间相对较短,可能数天至2-3周发病等。
(二)临床表现特点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起病时常见症状有血尿,多为肉眼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持续1-2周后转为镜下血尿;水肿,多为晨起眼睑、颜面水肿,重者可波及全身;高血压,儿童中约1/3-1/2会出现高血压,一般为轻至中度升高。
实验室检查可见尿常规有蛋白尿、红细胞增多,可见红细胞管型等;血清补体C3在发病初期下降,8周内多恢复正常,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升高。
2.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血尿表现多样,肉眼血尿相对少见或程度较轻;水肿程度不一,依据病情轻重不同;高血压发生率较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相对低;实验室检查补体C3多正常,ASO不升高,根据不同病原体感染有相应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改变,如病毒感染相关抗体等可能阳性。
二、实验室检查鉴别
(一)补体检测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血清补体C3典型变化是发病初期下降,于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C3下降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平行关系,但具有重要的诊断提示意义。
2.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补体C3多正常,这是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补体变化的重要鉴别点,可通过检测补体C3水平初步区分两种类型肾炎。
(二)病原学检测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可进行咽拭子或皮肤脓液培养,若分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则支持诊断;同时检测ASO、抗脱氧核糖核酸酶B等链球菌相关抗体,若抗体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史。
2.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根据不同可疑病原体进行相应检测,如怀疑病毒感染,可检测EB病毒抗体、柯萨奇病毒抗体等;怀疑寄生虫感染,可检测相关寄生虫抗体或抗原等,以明确前驱感染病原体,帮助鉴别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鉴别
(一)超声检查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脏超声多表现为双肾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皮质回声无明显异常或轻度增强,肾血流灌注一般无明显异常改变。
2.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肾脏超声表现与具体病因相关,如某些病毒感染相关肾炎可能肾脏大小、皮质回声等无特殊异常,或有轻度改变但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表现不同,通过超声检查可排除肾脏结构性病变等情况,辅助鉴别诊断。
四、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年龄因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年龄段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如婴儿期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可能不典型,水肿、血尿等表现可能较隐匿,在鉴别诊断时需结合年龄特点综合判断,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二)既往病史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既往有免疫性疾病、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等,在鉴别诊断时需充分考虑既往病史对本次肾炎的影响,例如既往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发生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风险可能增加,且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要全面评估既往病史对当前肾炎鉴别诊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