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颈椎病治疗需依患者具体病情,如类型、严重程度等综合选方案,优先非手术治疗,包括改善不良姿势与习惯、物理治疗(牵引、按摩推拿、理疗);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无效且符合适应证者,有前路、后路等术式;还可药物辅助,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炎症,神经营养药促神经修复再生,同时关注不同人群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
(一)改善不良姿势与习惯
1.针对不同人群: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每工作1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10-15分钟,做简单的颈部伸展运动,如左右转头、前后点头等,避免颈部长期处于屈曲或某一固定姿势,因为长期不良姿势会加重颈椎的负荷,导致颈椎退变加速。对于学生群体,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书包重量不宜过重,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一般以仰卧时枕头高度约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当(约10-15厘米)、侧卧时枕头高度与肩宽相当为宜,合适的枕头能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减少颈椎劳损。
2.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低头看手机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颈椎前凸曲度变直甚至反曲。应减少低头看电子设备的时间,若需长时间使用,可采用抬高设备的方式,使眼睛与屏幕保持平视,降低颈椎的屈曲角度。
(二)物理治疗
1.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拉开颈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压迫。适用于大部分颈椎病患者,但脊髓型颈椎病牵引需谨慎。牵引重量一般根据患者体重等情况调整,一般初始重量可为体重的1/12-1/10,之后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调整。对于老年人或体质较弱者,牵引重量不宜过重,以免引起不适。
2.按摩推拿:专业的按摩推拿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脊髓型颈椎病、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不适合按摩推拿。按摩推拿时要由专业人员操作,手法要轻柔适中,避免暴力操作导致颈椎损伤。例如,对于颈型颈椎病患者,适当的按摩推拿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症状。
3.理疗:包括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热敷可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一般可每日热敷2-3次,每次15-20分钟。超短波和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方法能改善颈部组织的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对于儿童颈椎病患者(相对较少见,但也有因不良姿势等引起的情况),理疗时要注意能量和时间的控制,避免对儿童娇嫩的组织造成损伤。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神经根型颈椎病:经过3-6个月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或出现神经根麻痹等情况。
2.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明确,有脊髓压迫症状,应尽早手术,因为脊髓长期受压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3.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有明显的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受压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考虑手术。
(二)手术方式
1.前路手术:通过颈椎前方入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等,解除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然后进行椎间融合等操作。适用于颈椎前路病变的情况。
2.后路手术:通过颈椎后方入路,扩大椎管容积,解除脊髓压迫。如单开门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等,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受压等情况。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病变节段、颈椎退变情况等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三、药物辅助治疗
(一)非甾体抗炎药
可缓解颈部疼痛、炎症等症状。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因为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溃疡、出血等。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胃肠道反应,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
(二)神经营养药物
如甲钴胺等,可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适用于神经根受压出现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剂量标准,避免过量使用。
总之,颈椎颈椎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颈椎病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选择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若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符合手术适应证则考虑手术治疗,同时要关注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