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慢性疼痛等后遗症,通过及时规范治疗、科学康复训练、定期随访复查可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促进康复。
一、可能出现的后遗症情况
关节活动受限:撕脱性骨折若未得到良好的复位和康复,可能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例如,踝关节的撕脱性骨折,若骨折复位不佳,会影响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活动,这是因为骨折断端的异常会阻碍关节正常的运动轨迹。从病理角度看,骨折后局部的炎症反应、瘢痕形成等会限制关节的活动,长期如此会使关节僵硬,影响日常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关节柔韧性相对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当,也可能因生长发育的问题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成年人则更多表现为日常活动中的不便。
创伤性关节炎:当撕脱性骨折累及关节面时,容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受力不均,长期的磨损会使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比如膝关节的撕脱性骨折,若骨折块影响了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关节在活动时就会出现疼痛、肿胀,尤其是在负重时症状更为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关节炎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受到创伤性关节炎的困扰,因为他们的关节软骨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退变,加上骨折的影响,退变加速。
肌肉萎缩:撕脱性骨折后,由于受伤部位需要固定,患者可能会减少受伤肢体的活动,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以手臂的撕脱性骨折为例,固定期间手臂活动减少,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会因为缺乏有效的收缩和舒张锻炼而逐渐萎缩。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影响肢体的力量和功能恢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其肢体的正常生长和运动功能发展;成年人则会表现为肢体力量减弱,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慢性疼痛:骨折部位可能会遗留慢性疼痛,这是因为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存在异常,如骨折端的微动、周围软组织的粘连等。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不同年龄的人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影响情绪和活动,成年人则会因为慢性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舒适度。
二、减少后遗症发生的措施
及时规范治疗:一旦发生撕脱性骨折,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复位、固定等。对于累及关节面的撕脱性骨折,准确的复位至关重要,以最大程度恢复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对于踝关节的撕脱性骨折,通过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使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位置,能有效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的发生风险。
科学康复训练:在骨折固定期间,就应开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尤其是未受伤部位的活动以及受伤部位的肌肉等长收缩训练。等长收缩训练可以保持肌肉的力量,避免肌肉萎缩。例如,手臂骨折固定时,进行握拳、伸指等动作,腿部骨折固定时进行腿部肌肉的绷紧和放松训练。在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如踝关节骨折固定解除后,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训练,以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略有不同,儿童的康复训练需要在家长和医生的密切配合下进行,要注意避免过度训练,以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成年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但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定期随访复查: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随访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等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恢复情况。医生可以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训练计划。例如,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端的愈合情况以及关节面是否平整等。对于儿童患者,定期随访尤为重要,因为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及时的复查可以确保骨折愈合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总之,撕脱性骨折有可能出现上述后遗症,但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以及定期的随访复查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后遗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