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可能出现多种后遗症,包括较为常见的慢性腰痛(约30%-40%患者出现,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腰椎活动受限(因疼痛等致活动范围减小,受年龄、康复锻炼等影响)、神经功能障碍相关后遗症(约5%-10%患者出现,受年龄、就医时机、病史等影响)、脊柱畸形(青少年因骨骼发育阶段治疗不当易出现,受年龄、治疗措施、病史等影响)、创伤性关节炎(累及小关节时可能发生,受年龄、腰部活动、病史等影响)。
1.慢性腰痛
发生情况:腰椎骨折后较为常见的后遗症。骨折部位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异常的骨痂,或者骨折导致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改变,使得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长期处于异常受力状态。例如,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椎体高度丢失,腰椎的生理曲度可能发生改变,进而引起腰部肌肉劳损,长期可导致慢性腰痛。研究表明,约30%-40%的腰椎骨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腰痛。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骨折愈合相对较慢,且身体机能恢复能力较弱,发生慢性腰痛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性别上暂无明显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中,术后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习惯会增加慢性腰痛的发生风险;病史方面,若患者本身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等基础疾病,腰椎骨折后更易出现慢性腰痛。
2.腰椎活动受限
发生情况:骨折后由于疼痛、肌肉痉挛以及骨折部位的不稳定等原因,会导致腰椎活动范围减小。比如,腰椎骨折后患者为了减轻疼痛,会不自觉地限制腰部的活动,长期如此会引起腰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进一步加重腰椎活动受限。一般来说,腰椎骨折后患者的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活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患者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但如果骨折后康复锻炼不及时,也容易出现活动受限;老年患者由于关节退变等因素,即使积极康复,腰椎活动受限的程度可能相对更明显;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中,术后缺乏规范的康复锻炼是导致腰椎活动受限的重要因素;病史方面,若患者有腰椎结核等病史,腰椎骨折后腰椎活动受限可能更严重。
3.神经功能障碍相关后遗症
发生情况:如果腰椎骨折合并有神经损伤,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例如,腰椎骨折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若没有及时解除压迫,可能会遗留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比如,腰椎爆裂骨折压迫马尾神经,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据统计,约5%-10%的腰椎骨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神经恢复能力相对较差,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的风险更高;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受伤后未能及时就医,延误了神经减压的时机,会增加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的发生概率;病史方面,若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等影响神经修复的疾病,腰椎骨折后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出现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都会增加。
4.脊柱畸形
发生情况:尤其是青少年腰椎骨折患者,由于骨骼还在发育阶段,骨折后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脊柱畸形。例如,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椎体生长不平衡,可能导致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成人腰椎骨折后如果椎体高度丢失过多,也可能逐渐出现脊柱畸形。
影响因素: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畸形的风险更高;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骨折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支具固定等治疗措施,容易导致脊柱畸形;病史方面,若患者有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等病史,腰椎骨折后更易出现脊柱畸形。
5.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情况:如果腰椎骨折累及小关节,骨折后小关节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长期磨损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弹响等症状。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关节退变基础存在,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术后过早进行过度的腰部活动,会加重小关节的磨损,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概率;病史方面,若患者本身有关节炎病史,腰椎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可能性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