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病变在牙髓腔内部,有自发性阵发性痛等表现,检查用温度测试等,治疗先应急处理再牙髓治疗;根尖周炎是牙根尖周围组织炎症,病变在牙根尖周围组织,有不同疼痛特点,检查靠X线等,治疗先应急处理再根管治疗等,不同年龄患者两者表现和治疗有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等组织,牙髓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牙髓组织发炎,病变部位局限在牙髓腔内部。
根尖周炎:是指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包括根尖周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的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牙根尖周围的组织。
二、临床表现
牙髓炎
疼痛特点:自发性阵发性痛是其典型表现,疼痛往往在夜间发作或加重,疼痛难以定位,患者常不能准确指出患牙位置,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剧,例如冷、热刺激会引发剧烈疼痛。
其他表现:早期患牙可能有轻度不适,随着炎症发展,疼痛逐渐明显,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慢性牙髓炎疼痛相对较缓和,可有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等。不同年龄患者牙髓炎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牙髓炎可能疼痛更剧烈且易误诊,因为儿童表述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细致检查来判断。
根尖周炎
疼痛特点:急性根尖周炎初期患牙有轻微疼痛,患者能定位患牙,表现为咬合痛,开始是患牙咬紧时疼痛缓解,之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跳痛,不敢咬合,疼痛较为剧烈;慢性根尖周炎一般无明显自发痛,可有咀嚼不适、患牙有伸长感等表现,可伴有窦道形成,从患牙根尖区的牙龈上可见有窦道口,挤压窦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排出。不同年龄人群根尖周炎表现也有不同,老年人根尖周炎可能症状不典型,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
三、检查方法
牙髓炎
温度测试:可使用冷诊法或热诊法来测试牙髓对温度的反应,牙髓炎患牙对温度刺激反应异常,急性牙髓炎时冷、热刺激均可引起剧烈疼痛,慢性牙髓炎时温度刺激可引起迟缓性疼痛。
牙髓活力测试:通过牙髓活力测试仪来检测牙髓的活力情况,牙髓炎患牙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异常,急性牙髓炎时牙髓活力测试表现为敏感,慢性牙髓炎时可能表现为迟钝等。
X线检查:X线检查可帮助了解牙髓腔内部情况,早期牙髓炎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晚期牙髓炎可能可见牙髓腔周围组织有一些炎症改变,但不如根尖周炎的X线表现典型。
根尖周炎
X线检查:是诊断根尖周炎的重要方法,急性根尖周炎早期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可见根尖周组织有低密度影像,边界不清楚;慢性根尖周炎X线表现为根尖周有低密度的阴影,边界相对较清楚,可有根尖周骨质吸收等表现,不同类型的根尖周炎X线表现略有差异,如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囊肿等在X线表现上有各自特点。
扪诊:对于急性根尖周炎患牙,通过扪诊患牙根尖部的牙龈组织,可感觉有无肿胀、压痛等情况,慢性根尖周炎也可通过扪诊了解窦道口情况等。
四、治疗原则
牙髓炎
应急处理:首先要缓解疼痛,可采用开髓引流的方法,打开牙髓腔,使炎性渗出物得到引流,迅速减轻髓腔压力,从而缓解疼痛,这是急性牙髓炎的首要处理措施。
牙髓治疗:疼痛缓解后根据患牙情况进行牙髓治疗,如根管治疗术,通过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保留患牙;对于年轻恒牙,还可根据情况选择牙髓切断术等保存活髓的治疗方法。不同年龄患者牙髓治疗的方法选择有差异,儿童恒牙牙髓治疗需考虑牙髓的恢复能力等因素。
根尖周炎
应急处理: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也是开髓引流,开通髓腔引流通道,引流根尖周的炎性渗出物,缓解疼痛,同时可配合切开排脓,对于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形成的患者,需在局部麻醉下切开排脓,以迅速缓解症状。
根管治疗:疼痛缓解后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严密充填根管,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慢性根尖周炎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根尖周病变的情况,可能还需要配合根尖手术等治疗方法。不同年龄患者根尖周炎的治疗也需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儿童根尖周炎治疗时要注意尽量保存患牙,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正常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