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膝盖滑膜炎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MRI)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触诊观察膝盖外观、活动范围、温度和压痛等;X线初步观察骨骼结构排除其他病变;超声可观察关节腔积液量;MRI能清晰显示软组织病变;血常规判断是否感染,血沉和C-反应蛋白反映炎症活动程度,不同年龄人群检查表现和参考值有差异。
一、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膝盖的外观,查看是否有肿胀、畸形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玩耍过度等原因导致滑膜炎,肿胀情况可能相对更易发现;女性在特殊生理期或因生活方式(如长期穿高跟鞋等)可能影响膝盖受力,出现滑膜炎时外观变化需关注。肿胀明显时可见膝盖周围组织饱满,皮肤可能有轻度发红等表现。
检查膝盖的活动范围,包括屈伸、旋转等活动。例如,正常情况下膝盖屈曲可达到135°-150°左右,伸直接近180°,若存在滑膜炎,活动时可能因疼痛导致活动范围受限,不同年龄人群正常活动范围有差异,儿童活动范围相对更大但也受滑膜炎影响。
2.触诊
触摸膝盖周围的温度,滑膜炎时局部温度可能升高,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等。不同个体基础体温有差异,触摸时要对比双侧膝盖温度。
按压膝盖的不同部位,如髌骨周围、关节间隙等,检查是否有压痛。髌骨下方、内外侧关节间隙等部位是滑膜炎常见的压痛部位,按压时患者可能因疼痛表现出躲避等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哭闹等。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作用:X线可以初步观察膝盖的骨骼结构,排除骨折、骨质增生等其他骨骼病变。对于滑膜炎,X线可能无特异性表现,但能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导致膝盖不适的骨骼问题。例如,可查看膝关节的骨质是否有破坏、脱位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骨骼发育程度不同,儿童骨骼处于发育阶段,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
表现:一般情况下,滑膜炎患者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通常无明显异常改变。
2.超声检查
作用: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膝关节腔内的积液情况。通过超声能够准确测量关节腔积液的量,这对于判断滑膜炎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对于肥胖患者等,X线可能受干扰,超声检查更具优势。不同年龄人群进行超声检查时操作略有不同,儿童配合度低时需要适当安抚。
表现:超声下可见关节腔积液,表现为关节囊内无回声区,积液量不同时无回声区范围不同。
3.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作用: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很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膝关节的滑膜、韧带、半月板等结构的病变情况。可以明确滑膜炎是单纯的滑膜炎症还是合并有其他结构的损伤,如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对于一些不典型的滑膜炎病例,MRI检查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MRI检查时需注意其安全性,儿童要确保检查过程的安静和配合。
表现:MRI上可见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等表现,滑膜可能呈T2加权像高信号等改变。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作用: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如果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可能提示存在细菌性感染导致的滑膜炎;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可能淋巴细胞百分比会升高。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等指标与成人有差异。例如,儿童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在判断是否感染时要结合年龄因素。
表现:感染性滑膜炎时血常规可有相应的炎性指标异常改变。
2.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
作用: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炎症指标,它们的升高往往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对于滑膜炎患者,这两个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滑膜炎是急性炎症还是慢性炎症,以及炎症的活动程度。不同年龄人群的血沉和C-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指标相对成人有一定差异,在解读结果时要考虑年龄因素。例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沉可能相对成人稍快,但如果明显升高仍提示炎症存在。
表现:滑膜炎活动期时血沉可增快,CRP可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