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腱鞘炎是常见手部疾病,因劳损、外伤、疾病等致腱鞘炎症,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预防需合理用手、适当锻炼、注意保暖。
病因与相关因素
劳损因素:长期从事需要频繁使用手部进行屈伸动作的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如手工劳动者、键盘录入员等,手部肌腱在腱鞘内反复摩擦,容易引发手背腱鞘炎。例如,长时间用鼠标的电脑工作者,手部肌腱与腱鞘摩擦机会增多,增加了患病风险。
外伤因素:手部受到急性外伤,如扭伤、挫伤等,可能导致腱鞘组织受损,引发炎症,进而发展为手背腱鞘炎。儿童在玩耍过程中若手部受到外伤,也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疾病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累及手部腱鞘,引发腱鞘炎。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容易波及手部腱鞘,导致炎症发生。
临床表现
疼痛:早期多为手背局部的疼痛,活动时疼痛可能加重。疼痛性质可为酸痛、胀痛等。在劳累后,疼痛往往会明显加剧,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难以完全消失。例如,患者在进行手部屈伸活动后,手背疼痛会明显感觉比休息时更严重。
肿胀:腱鞘发炎后,局部会出现肿胀,可观察到手背相应部位有隆起,触摸时能感觉到肿胀的组织。肿胀部位可能伴有温度升高的情况。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腱鞘的炎症反应,手部的屈伸活动会受到限制,患者可能发现手部难以自如地进行握拳、伸指等动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抓握、持物等活动。儿童患者可能会因为手部活动受限而表现出玩耍时的不灵活。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手背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触摸腱鞘部位是否有压痛、肿胀等情况,还会检查手部的活动范围,判断活动受限的程度。例如,检查患者握拳和伸指的活动幅度,评估腱鞘炎症对手部活动的影响。
影像学检查:一般可通过超声检查来辅助诊断,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腱鞘的形态、厚度以及是否存在积液等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腱鞘炎症的严重程度。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可能还会考虑进行X线检查,以排除是否存在骨骼病变等其他问题。
治疗与干预措施
非手术治疗
休息:患病后首先要让手部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进行加重手部劳损的活动。例如,减少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需要频繁用手操作的行为。对于儿童患者,要限制其过度的手部玩耍活动,让受伤的手部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
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还可以进行按摩,由专业人员对手背进行适当的按摩,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腱鞘的炎症反应。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对于儿童患者,物理治疗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温和性,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儿童患者使用时需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型。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体内炎症介质的合成,发挥抗炎、止痛的作用。
手术治疗: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影响手部功能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切开腱鞘,解除腱鞘对肌腱的卡压,恢复肌腱的正常滑动。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要严格评估后由医生决定是否采用。
预防措施
合理用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正确的用手姿势,避免手部过度劳损。例如,使用电脑时,保持手臂自然下垂,手腕处于中立位,键盘和鼠标的高度要合适,减少手部肌腱的异常摩擦。对于儿童,要引导其正确玩耍,避免长时间进行过度用力的手部活动。
适当锻炼:经常进行手部的伸展和放松锻炼,如定期做手部的屈伸运动、旋转手腕等活动,有助于增强手部肌腱和腱鞘的柔韧性,预防腱鞘炎的发生。可以每天定时进行几次简单的手部保健操,促进手部血液循环。
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重手部腱鞘炎的症状,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所以要注意手部的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或空调环境下,可佩戴手套等保暖物品,保持手部温度适宜,促进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