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方面中老年因组织退变易高发,儿童青少年相对少见;性别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更年期前后可能受激素影响;生活方式上肩部过度使用(长期重复性动作、外伤后固定)及缺乏运动易引发;病史方面肩部相关疾病(肌腱炎、颈椎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会增加发病风险。
一、年龄因素
(一)中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肩关节周围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例如,肩关节的关节囊、韧带等结构会逐渐变得松弛、弹性降低,肌腱的血液供应也会减少,肌腱的强度和韧性下降,这使得中老年人群更容易患上肩周炎。一般40-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是肩周炎的高发人群,这与年龄相关的组织退变密切相关。
(二)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患肩周炎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因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比如某些先天性的肩关节发育异常等情况,但总体来说,由于这个阶段的肩关节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相对较为坚韧,所以因年龄相关退变导致的肩周炎较少见,但如果有肩部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引发类似肩周炎的症状。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男女在肩周炎发病上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在一些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影响下可能会有不同表现。例如,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肩关节周围组织的代谢等,相对可能在激素变化阶段更容易出现肩部不适相关问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性别导致的发病差异,更多是激素等综合因素作用。
三、生活方式因素
(一)肩部过度使用
1.长期重复性肩部动作:如长期从事需要频繁肩部活动的工作,像流水线工人需要频繁抬手操作、打字员长时间使用键盘和鼠标等,这些重复性的肩部动作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劳损,进而增加肩周炎的发病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的人群,肩周炎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要高。
2.肩部外伤后长期固定:如果肩部曾经受过外伤,如骨折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固定肩部,这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萎缩等变化。例如,肩部骨折后固定3-4周以上,就可能因为缺乏活动而引起肩关节周围组织的适应性改变,增加肩周炎的发病几率。
(二)缺乏肩部运动
长期缺乏肩部运动,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的灵活性下降。例如,一些长期伏案工作且很少进行肩部锻炼的人,肩部肌肉处于相对萎缩、无力的状态,肩关节的稳定性变差,当遇到一些轻微的诱因时,就容易引发肩周炎。相反,经常进行肩部运动,如游泳、打羽毛球等的人群,由于肩部肌肉力量较强,关节灵活性好,肩周炎的发病风险相对较低。
四、病史因素
(一)肩部相关疾病史
1.肩部肌腱炎:如果曾经患有肩部肌腱炎,如冈上肌肌腱炎等,肌腱的炎症会逐渐导致肌腱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等情况,进而发展为肩周炎。因为肌腱炎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肌腱周围的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增加肩关节粘连的可能性。
2.颈椎病:患有颈椎病的患者,由于颈椎病变可能会压迫神经根,导致肩部出现放射性疼痛、肌肉痉挛等情况。长期的肩部肌肉痉挛和疼痛会影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久而久之可能引发肩周炎。例如,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神经受压,肩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类似肩周炎的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肩周炎。
(二)其他全身性疾病史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肩周炎的几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糖尿病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影响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神经病变会导致肩部肌肉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血管病变会使组织的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容易引发肩关节周围组织的退变、粘连等,增加肩周炎的发病风险。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肩周炎的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数倍。
2.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甲状腺疾病患者,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会影响全身的代谢,包括肩关节周围组织的代谢。代谢异常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的弹性和韧性改变,容易发生退变和粘连,进而增加肩周炎的发病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