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人群易患尿毒症:患有基础肾脏疾病的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有不良生活方式的长期高蛋白饮食、长期熬夜劳累、长期吸烟人群;特殊年龄的儿童青少年先天性肾脏疾病或急性肾炎未及时治疗者、老年人肾脏衰退伴基础疾病者;有肾脏疾病家族史及反复泌尿系统感染未规范治疗人群。
一、患有基础肾脏疾病的人群
1.肾小球肾炎患者:各类肾小球肾炎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逐渐进展,就容易发展为尿毒症。例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症反应等有关,长期的炎症损伤会不断破坏肾小球结构和功能,随着时间推移,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可能进展到尿毒症阶段。据相关临床研究统计,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逐渐进展至尿毒症。
2.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就容易并发糖尿病肾病。高血糖会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等。随着病情发展,肾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可发展为尿毒症。有数据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是导致尿毒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病程超过10年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发生尿毒症的风险明显升高。
3.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长期高血压会使肾脏小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进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肾脏的损害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引发尿毒症。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病史较长且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发生尿毒症的几率相对较高。
二、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1.长期高蛋白饮食人群:长期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肾脏负担。因为蛋白质代谢产物需要通过肾脏排泄,长期大量蛋白质摄入会使肾脏处于高负荷状态,久而久之可能损伤肾脏功能,增加患尿毒症的风险。例如一些经常大量食用肉类、豆类等高蛋白食物的人群,如果没有同时注意合理的肾脏保护,患肾脏疾病进而发展为尿毒症的可能性会增加。
2.长期熬夜、劳累人群:长期熬夜、劳累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进而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和正常功能。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肾脏的调节功能紊乱,容易引发肾脏疾病,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尿毒症。比如一些经常熬夜加班、作息不规律的人群,肾脏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患肾脏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3.长期吸烟人群: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肾脏的血管内皮细胞等,从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肾脏疾病的风险比不吸烟人群高,进而增加了发展为尿毒症的可能性。
三、特殊年龄人群
1.儿童和青少年:一些先天性肾脏疾病,如先天性多囊肾等,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就可能逐渐表现出肾脏功能异常,若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尿毒症。另外,儿童期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也可能转为慢性肾炎,进而发展到尿毒症阶段。
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会逐渐衰退,即所谓的生理性肾萎缩。老年人肾脏的储备功能下降,对各种损伤因素的耐受能力减弱。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更容易累及肾脏,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从而增加患尿毒症的风险。例如老年人本身肾功能逐渐减退,若同时患有高血压,就更易出现高血压肾损害,进而向尿毒症发展。
四、其他特殊情况人群
1.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某些肾脏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有家族成员患有多囊肾等遗传性肾脏疾病,那么其后代患相关肾脏疾病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也就更有可能发展为尿毒症。因为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对肾脏疾病的易感性,携带相关致病基因的人群在遇到一些诱发因素时,更容易出现肾脏病变并进展到尿毒症阶段。
2.反复泌尿系统感染未规范治疗人群:泌尿系统反复感染如果没有得到规范、彻底的治疗,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会长期侵犯肾脏,导致肾脏组织反复受损,逐渐影响肾脏功能,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例如一些女性患者,由于尿道较短等生理特点,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如果感染后没有及时、正确治疗,就容易引发肾脏感染,进而增加患尿毒症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