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脊柱侧弯可通过日常观察发现,发现异常需及时到正规医院评估,根据侧弯程度采取不同措施,轻度可观察随访或康复训练,中度可支具治疗并持续监测生长发育,重度可能需手术治疗,生活中要纠正姿势并给予心理关怀。
一、早期发现与评估
小孩脊柱侧弯可通过家长日常观察发现,比如让孩子裸露背部,弯腰时两侧背部是否等高、有无一侧肩胛骨突出等情况。发现异常后需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骨科或小儿骨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脊柱查体、X线检查等进行评估,X线检查是诊断脊柱侧弯的重要依据,能明确侧弯的角度等情况,通常侧弯角度大于10°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对于婴幼儿及儿童,还需考虑其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不同年龄段脊柱侧弯的发展趋势不同,婴儿型脊柱侧弯有其自身的发病机制和特点,需要密切监测其生长变化。
二、根据侧弯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一)轻度脊柱侧弯(侧弯角度10°-20°左右)
1.观察随访:
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孩,尤其是骨骼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每4-6个月需复查脊柱X线,监测侧弯角度的变化情况。因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柱侧弯可能会有进展。要关注孩子的生活方式,比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期弯腰、单肩背包等不良姿势。同时,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像游泳是比较好的有助于脊柱健康的运动,游泳时水的浮力能减轻脊柱的负担,而且游泳过程中全身肌肉尤其是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但要注意运动的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2.康复训练:
可以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定的康复训练,例如麦肯基疗法中的一些针对脊柱的伸展、强化训练等。通过训练增强背部肌肉力量,从而帮助维持脊柱的平衡,减缓侧弯进展。但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要监督孩子按照康复师的指导进行规范训练。
(二)中度脊柱侧弯(侧弯角度20°-40°左右)
1.支具治疗:
如果小孩骨骼仍有生长潜力,医生可能会建议佩戴脊柱侧弯支具。支具的选择需要根据孩子的脊柱侧弯类型、角度、生长发育情况等定制。佩戴支具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天佩戴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23小时,只有在洗澡等特殊情况下才可以短暂取下。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佩戴支具后的适应情况,如皮肤是否有压疮等问题,定期带孩子复查,根据脊柱生长情况调整支具。同时,在佩戴支具期间,仍要配合康复训练,进一步增强背部肌肉力量,辅助支具起到更好的矫正效果。
2.持续监测生长发育:
由于此阶段孩子仍在生长发育,要持续关注其骨骼发育情况,包括骨龄等,因为骨龄是判断孩子生长潜力的重要指标。根据骨龄和侧弯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重度脊柱侧弯(侧弯角度大于40°左右)
1.手术治疗:
当脊柱侧弯角度较大,严重影响心肺功能或脊柱畸形进行性加重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脊柱融合术等,通过手术矫正脊柱的畸形,并融合相关椎体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但手术是有创操作,术后孩子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对于儿童患者,术后还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为脊柱融合可能会限制脊柱的生长,所以术后要定期评估孩子的身高增长、脊柱功能恢复等情况。在手术前后,都要注重营养支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恢复和骨骼健康。
三、生活中的综合管理
1.姿势纠正:
无论脊柱侧弯处于何种程度,都要始终注意孩子的姿势纠正。在日常生活中,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坐立时脊柱要挺直,背部紧贴座椅靠背;站立时要抬头挺胸,双肩自然下垂;睡眠时要选择合适的床垫,一般以硬板床加薄垫为宜,睡眠姿势尽量保持仰卧位或左右侧卧位交替,避免长期俯卧位等不良睡眠姿势,以减少对脊柱的不良影响。
2.心理关怀:
脊柱侧弯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可能会因为外观问题产生自卑等心理。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关怀,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正确认识疾病,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参加一些适合的社交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心理上得到良好的支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