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分为HSV-1型和HSV-2型,传播途径有密切接触、性接触等,原发感染有口唇疱疹、生殖器疱疹等表现,存在潜伏感染与复发感染,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诊断方法有病毒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等,治疗有局部和全身治疗,预防需避免密切接触、注意卫生、增强抵抗力等。
一、传播途径
HSV-1型: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尤其是口-口传播。例如,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水杯、亲吻等都可能传播。儿童可能通过与家庭成员的密切接触感染,在学校等集体场所也可能发生传播。
HSV-2型: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在分娩过程中由母亲传染给新生儿。
二、临床表现
原发感染
口唇疱疹:HSV-1型原发感染常见表现为口唇部位出现群集性小水疱,水疱可破溃、糜烂、结痂,伴有疼痛、灼热感等。好发于口唇周围、鼻孔附近等部位,多见于成年人,但儿童也可能发生。
生殖器疱疹:HSV-2型原发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疱疹,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阴茎等处,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宫颈等处。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可伴有瘙痒、疼痛、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潜伏感染与复发感染
病毒感染人体后,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受凉、过度疲劳、月经期、患某些感染性疾病等,潜伏的病毒可被激活,引起复发感染。复发感染的症状通常比原发感染轻,病程较短。例如,口唇疱疹复发时,水疱往往出现在原发部位或附近,病程一般1-2周左右;生殖器疱疹复发时症状也相对原发感染较轻。
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时,HSV-1型感染可能因与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而发生。儿童口唇疱疹复发时可能影响进食,因为水疱破溃后疼痛可能导致儿童不愿进食。而新生儿感染HSV-2型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可出现发热、皮肤疱疹、脑炎等多种表现,死亡率较高,且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神经系统等后遗症。
成年人:对于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预后较好,但复发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如口唇疱疹复发影响社交活动,生殖器疱疹复发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生活不便。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病情可能更严重,容易出现播散性感染,累及多个脏器,治疗也更为困难。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HSV-2型在分娩时传染给胎儿的风险较高,可引起新生儿疱疹,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妊娠期女性如果首次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还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等不良后果。
四、诊断方法
病毒学检查
涂片检查:取疱疹基底分泌物或水疱液涂片,进行Giemsa染色或Tzanck染色,可发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但该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
病毒培养:将病变部位的标本接种于细胞培养物中,可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是诊断的金标准,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2-5天。
核酸检测:采用PCR等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的核酸,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等优点,可用于早期诊断和复发感染的检测。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如IgM抗体和IgG抗体。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但血清学检查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五、治疗与预防
治疗
局部治疗:对于口唇疱疹或生殖器疱疹的局部病变,可使用阿昔洛韦软膏、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外用药膏,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如果局部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全身治疗:对于症状较重、反复发作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预防
避免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尤其是避免口-口或性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不共用个人物品。
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对于妊娠期女性,要做好产前检查,尤其是对于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史或可疑感染的孕妇,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新生儿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