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儿免疫力可通过合理饮食(营养均衡、规律进餐)、充足睡眠(保证不同年龄段时长)、适度运动(选适合运动);避免接触传染源要减少人群聚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关注口腔卫生需正确刷牙(选合适牙刷牙膏、掌握方法)、合理用漱口水(谨慎选择);还需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慢性疾病)来预防扁桃体炎等疾病。
一、增强免疫力
1.合理饮食
营养均衡:小儿应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例如,蛋白质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一般来说,1-3岁小儿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约为25-35克,维生素C摄入量建议1-4岁小儿每天40-50毫克。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以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2.充足睡眠
保证时长:不同年龄段小儿所需睡眠时间不同,新生儿每天需睡16-20小时,1-2岁小儿约11-14小时,3-6岁小儿约10-12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小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修复与调节。在睡眠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多种激素,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3.适度运动
选择适合运动:根据小儿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跳绳等。适度运动可以促进小儿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例如,3岁以上小儿可以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还能促进小儿的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废物,有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二、避免接触传染源
1.减少人群聚集
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如冬季、春季,尽量减少小儿去商场、超市、游乐场等人员密集且空气流通较差的场所。因为这些场所人员复杂,容易存在病原体,小儿在这些环境中感染扁桃体炎等疾病的风险会增加。
2.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教育小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手部是接触外界病原体的重要途径,通过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手上携带的病原体数量,降低经口、鼻等途径感染扁桃体炎的几率。一般建议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佩戴口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小儿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环境时,可根据情况佩戴适合小儿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等,以减少吸入病原体的机会。
三、关注口腔卫生
1.正确刷牙
选择合适牙刷和牙膏:为小儿选择软毛、大小合适的儿童牙刷,牙膏应选择儿童专用、含氟量适宜的牙膏。3岁以下小儿可使用少量(米粒大小)含氟牙膏,3岁以上小儿可使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
掌握刷牙方法:教导小儿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要确保牙齿的各个面都能得到清洁,包括牙齿的唇面、舌面、咬合面等,以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降低扁桃体炎的发生风险。
2.合理使用漱口水
谨慎选择:一般情况下,3岁以下小儿不建议使用漱口水,因为小儿可能会误吞漱口水。3岁以上小儿可以在家长监督下适当使用儿童专用漱口水,但要注意选择成分温和、无刺激的产品,使用时避免大量吞咽。漱口水可以辅助清洁口腔,进一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但不能替代刷牙。
四、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气候变化
及时增减衣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小儿增减衣物,避免小儿着凉或过热。着凉可能导致小儿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过热可能会使小儿出汗过多,毛孔张开,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例如,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早晚气温较低,要给小儿适当添加外套,中午气温升高时则及时减少衣物。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控制慢性疾病:如果小儿患有如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要积极进行治疗和控制。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小儿的呼吸道状况,进而增加扁桃体炎的发病几率。例如,过敏性鼻炎小儿鼻腔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倒流至咽部,刺激扁桃体,长期如此容易引发扁桃体炎症。所以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以减少扁桃体炎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