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不同时期有不同症状,早期有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疲劳乏力;中期有水肿(儿童眼睑面部先肿、成年人下肢先肿等)和高血压;晚期有贫血(儿童面色苍白、生长发育迟缓等,成年人面色萎黄等)、代谢性酸中毒(儿童呼吸深快、成年人疲乏嗜睡等)和心血管系统症状(老年人心力衰竭、儿童心律失常等),均因肾脏功能受损致体内代谢等紊乱引发相应表现。
一、早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都可能出现。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食欲减退,这是因为肾衰竭时体内代谢废物蓄积,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比如一些原本饮食正常的儿童,突然出现不想吃饭的情况。对于有基础肝病或其他慢性病史的人群,可能会被原发病掩盖,但实际上也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受影响的情况。在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高脂饮食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加重的情况。患者会感觉吃进去的食物难以消化,有腹胀感。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这是由于体内毒素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例如一些肾衰竭早期患者会在进食后不久出现呕吐现象。
2.疲劳、乏力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原本能跑能跳的孩子,会变得容易疲倦,不愿意活动。成年人则可能在正常的日常活动后就感到极度疲劳,比如原本可以轻松爬几层楼梯的人,现在爬一层就气喘吁吁、感觉乏力。有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可能有乏力的基础,但肾衰竭引起的乏力可能会更明显。生活方式上,长期劳累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这种疲劳感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衰竭时,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体内蓄积的毒素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使机体能量产生不足,从而导致疲劳、乏力。
二、中期症状
1.水肿
不同人群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先从眼睑、面部开始出现水肿,因为儿童的组织疏松部位更容易受到影响。比如早上起床后发现眼皮肿起来。对于成年人,可能先出现下肢水肿,尤其是下午活动后更为明显。女性在月经前期可能水肿会相对加重,这是因为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水钠代谢。有心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可能会同时存在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的鉴别问题,需要仔细区分。生活方式中,长期久坐的人群可能下肢水肿更易发生。肾脏功能受损后,水钠排泄障碍,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从而引起水肿。
2.高血压
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儿童中如果出现高血压,可能会表现为头痛、头晕等症状,容易被家长忽视。成年人高血压可能没有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人会有头晕、头胀等感觉。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肾衰竭合并高血压的风险可能更高。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加重的情况。肾衰竭时,肾脏分泌的某些激素失衡,导致血压升高,比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三、晚期症状
1.贫血
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面色苍白、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贫血会影响氧气的运输,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成年人则可能出现面色萎黄、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女性可能在月经方面出现改变,如月经量增多等情况,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身体各系统缺氧,影响了造血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功能。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病史的人群,肾衰竭合并贫血会使病情更加复杂。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贫血。
2.代谢性酸中毒
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相应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深快,试图通过加快呼吸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纠正酸中毒。成年人可能有疲乏、嗜睡等表现。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肾衰竭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症状可能会相互影响。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严重受损,体内酸性物质蓄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3.心血管系统症状
对于不同人群,可能出现不同的心血管表现。老年人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儿童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肾衰竭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使原有的病情恶化。由于水钠潴留、贫血等多种因素,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出现心血管系统的一系列异常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