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综合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等表现,蛋白尿表现为尿泡沫多且持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正常提示异常;血尿分肉眼和镜下,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助判来源;水肿从眼睑颜面始,血浆白蛋白低易致水肿;高血压不同年龄表现有别,动态血压监测助指导治疗;肾功能早期无特异表现,随病情进展有乏力等,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关键指标。
一、蛋白尿
1.表现情况: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常见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外观可表现为尿液泡沫增多,且泡沫较持久不易消散。从年龄角度看,儿童患者出现蛋白尿时可能因自身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留意孩子尿液性状变化;成年患者相对能更清晰描述尿液泡沫情况。不同性别在蛋白尿表现上无本质差异,但男性若从事重体力劳动等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对自身尿液变化的观察及时性。对于有慢性肾炎病史的患者,蛋白尿情况变化往往是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需定期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来准确评估。
2.相关指标及意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重要指标,正常范围一般小于0.15g/24h,当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此值时提示存在蛋白尿情况,其数值高低一定程度反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程度等病情严重程度。
二、血尿
1.表现情况: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有红细胞存在。年龄较小的儿童出现血尿时,可能不会主动诉说尿液颜色异常,家长要注意孩子尿液外观变化;成年患者能更明确感知尿液颜色等变化情况。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干扰血尿的观察判断,需注意区分。有慢性肾炎病史患者出现血尿可能提示病情活动或加重,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2.相关指标及意义: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等可辅助判断血尿来源,若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多异常,这对明确肾炎的病理类型等有重要意义。
三、水肿
1.表现情况:多从眼睑、颜面开始水肿,晨起时较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下肢甚至全身。儿童患者水肿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相关的外观表现,家长需关注孩子身体肿胀情况;成年患者水肿可能影响日常活动,如下肢水肿会导致行走困难等。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久坐的患者可能水肿情况相对更易出现在下肢等部位。有慢性肾炎病史患者水肿情况反复提示病情控制不佳,需调整治疗方案等。
2.相关指标及意义:血浆白蛋白水平等可反映水肿相关情况,当血浆白蛋白降低时,更易出现水肿,因为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其降低会使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液体外渗形成水肿。
四、高血压
1.表现情况: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不同年龄患者血压升高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血压升高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需通过定期体检监测;成年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血压轻度升高时无明显不适。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若合并慢性肾炎出现高血压,情况需特别关注,因为妊娠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等。有慢性肾炎病史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是影响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需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如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等。
2.相关指标及意义:动态血压监测等可更全面了解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有助于指导降压治疗方案的制定,通过监测能明确患者是单纯性清晨高血压还是全天波动的高血压等不同类型,从而针对性治疗。
五、肾功能异常相关表现
1.表现情况: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减退相关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等。儿童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速度等;成年患者可能影响工作能力等。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会加重肾功能异常相关表现。有慢性肾炎病史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时,上述不适症状会逐渐加重,需密切监测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肾功能减退的重要指标,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80-120ml/(min·1.73m2),低于此范围提示肾功能受损。
2.相关指标及意义: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关键指标,能反映肾脏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等的能力,通过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准确判断肾功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