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和改善肩周炎,可通过运动疗法(如钟摆运动、爬墙运动)、热敷(如热毛巾热敷、红外线灯照射)、拉伸训练(如肩部前后拉伸、肩部左右拉伸)及日常姿势调整(如坐姿、站姿调整)来进行,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运用相关方法。
一、运动疗法
1.钟摆运动
站立位,身体前倾,患侧手臂自然下垂,以肩部为中心,做前后、左右及圆周摆动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动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改善肩周炎的症状有帮助。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适用,能帮助维持肩关节的活动度,尤其适合那些日常活动中肩关节活动较少的人群,通过简单的摆动动作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2.爬墙运动
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慢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不同年龄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爬行的高度和速度,一般来说,儿童由于身体柔韧性较好,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成年人则根据自身肩关节的耐受情况进行练习,女性在进行该运动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肩部损伤,有肩周炎病史的人群要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过度拉伸造成肩部疼痛加重。
二、热敷
1.热毛巾热敷
准备干净的热毛巾,将其浸泡在40-50℃左右的热水中,拧干后敷在肩部。热敷可以促进肩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温度的选择需要适当调整,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以38-42℃为宜;成年人可以耐受稍高一些的温度,但也不宜超过50℃;女性在热敷时要注意避开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对肩部热敷的耐受性影响。热敷时间一般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有肩部皮肤破损等情况的人群不宜进行热敷。
2.红外线灯照射
使用红外线灯照射肩部,距离肩部约30-50厘米,每次照射15-20分钟,每天1-2次。红外线照射能够深入组织,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不同年龄人群在照射时要注意调整距离和时间,儿童由于身体对热的感知和耐受与成人不同,距离要适当调远,时间适当缩短;老年人可能血液循环相对较慢,可根据自身感受适当调整,但要避免烫伤;女性在进行红外线灯照射时,要注意肩部的保暖和舒适感,避免因照射导致肩部皮肤不适。
三、拉伸训练
1.肩部前后拉伸
站立或坐姿,用健康侧的手臂握住患侧手臂的肘部,缓慢将患侧手臂向身体前方和后方拉伸。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肩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更需要进行这样的拉伸训练来缓解肩部的紧张。年龄较小的人群在进行拉伸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肩部损伤;女性在拉伸过程中要根据自身肩部的柔韧性来控制拉伸的幅度;有肩部受伤病史的人群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加重旧伤。
2.肩部左右拉伸
站立位,将患侧手臂向身体一侧水平抬起,然后用健康侧手臂轻轻向另一侧拉动患侧手臂,进行左右方向的拉伸。不同年龄的人在进行左右拉伸时,可根据自身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来调整拉伸的程度,儿童的肩部柔韧性较好,可以适当增加拉伸幅度,但也要以不引起疼痛为前提;成年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尽量达到较大的拉伸范围;女性在进行左右拉伸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避免因拉伸导致身体失衡摔倒。
四、日常姿势调整
1.坐姿调整
保持正确的坐姿,背部挺直,肩部放松,双脚平放在地面,使肩部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对于长期坐在办公室的人群,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容易导致肩周炎。不同年龄的上班族都需要注意坐姿调整,儿童在学校学习时要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避免因不良坐姿影响肩部发育;老年人如果有肩周炎病史,更要注意坐姿,防止肩部肌肉进一步紧张。女性在日常坐姿中要注意胸部的挺拔,避免含胸导致肩部受力不均。
2.站姿调整
站立时,头部正直,双肩自然下垂,收腹挺胸,使肩部处于正常的生理位置。不同性别的人群都要注意站姿调整,男性在日常活动中也要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站姿,女性在穿着高跟鞋等情况下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防止肩部承受不必要的压力。不同年龄的人在站姿调整上都很重要,儿童要从小养成正确站姿,有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老年人保持正确站姿有助于维持肩部的健康状态,预防肩周炎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