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具有疼痛(早期阵发性、后期持续性且夜间加重、范围在肩关节周围)、肩关节活动受限(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且逐渐加重)、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等特征,还会引发肩关节僵硬、肩袖损伤、肺炎以及存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误诊风险等并发症。
一、肩周炎的特征
1.疼痛
疼痛性质:早期疼痛可为阵发性,后期则为持续性,疼痛可向颈部、上肢放射。一般来说,肩周炎患者在夜间疼痛往往会加重,这可能与夜间人体迷走神经兴奋,使得疼痛阈值降低有关。例如,有研究发现,约70%的肩周炎患者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
疼痛范围:疼痛主要集中在肩关节周围,包括肩前、肩后、肩外侧等部位。不同个体疼痛范围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围绕肩关节区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患者的肩关节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等活动均会受到限制。例如,外展时可能只能达到45°-90°,而上举可能无法达到正常的180°。这种活动受限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膜等组织发生粘连、炎症反应等导致的。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由于长期的肩部退变,加上炎症刺激,活动受限往往更为明显。比如50岁以上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比例相对更高。
活动受限逐渐加重:病情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展,初期可能只是某个方向的活动稍有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多个方向的活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生活中的日常活动,如梳头、洗脸、穿衣等都会受到明显阻碍,这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3.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病程较长的肩周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尤其是三角肌等部位。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加重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使得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活动受限更加明显。长期不活动导致的废用性肌肉萎缩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因为老年人本身肌肉质量和功能就相对较弱,加上肩周炎导致的活动受限,更容易出现肌肉萎缩。
二、肩周炎的并发症
1.肩关节僵硬
发生机制:由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粘连,使得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度进一步丧失。炎症会导致滑膜充血、水肿,渗出增加,进而引起周围组织的粘连。如果不及时治疗,粘连会逐渐加重,导致肩关节僵硬。例如,炎症因子刺激会促使纤维蛋白沉积,逐渐形成粘连组织,限制肩关节的活动。
对患者的影响:肩关节僵硬会使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受限,基本的肢体动作都难以完成,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从事需要上肢灵活活动工作的人群,如画家、音乐家等,肩关节僵硬可能会导致其无法继续从事原有的职业,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2.肩袖损伤
相关关系:肩周炎患者由于肩关节长期的炎症和活动受限,肩袖组织(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组成)受到异常应力。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肩袖组织发生退变、损伤。研究表明,约有15%-20%的肩周炎患者会合并肩袖损伤。
表现及影响:肩袖损伤会进一步加重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患者可能会出现肩部无力,尤其是在上举手臂时感觉无力,严重影响肩部的正常功能。如果不及时处理肩袖损伤,可能会导致肩关节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需要手术干预来修复肩袖组织。
3.肺炎
发生原因:肩周炎患者由于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往往长期处于肩部固定、少活动的状态。这会导致患者肺部的痰液排出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肺部感染。尤其是老年人,本身肺功能相对较弱,加上肩部疾病导致的活动减少,更容易发生肺炎。
临床表现及危害:肺炎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对于肩周炎患者来说,这些症状可能会掩盖肩部疾病的表现,或者与肩部疾病的症状相互干扰,加重患者的不适。同时,肺炎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使病情更加复杂。
4.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误诊风险
症状混淆: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局部的疼痛、活动受限等。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可能出现上肢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但两者的发病机制和病变部位完全不同。如果医生对病情判断不全面,可能会将肩周炎患者的肌肉萎缩等表现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从而导致不恰当的治疗。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与肩周炎的炎症性、局部性病变有本质区别。但在临床中,由于两者都可能出现肌肉萎缩等症状,容易造成误诊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