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是头部以下胸椎以上由7块颈椎骨等组成的结构,有支撑头部、让头部灵活运动和保护脊髓等作用,不同年龄段颈椎情况不同,不良生活方式易致病变。颈椎病有神经根型(颈肩痛及上肢放射痛、麻木、无力)、脊髓型(四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及其他症状)、椎动脉型(眩晕)等不同类型及相应症状表现。
一、颈椎是什么
颈椎是位于头部以下、胸椎以上的一段脊柱,由7块颈椎骨、椎间盘、韧带等结构组成。它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支撑头部重量,让头部能够灵活地进行屈伸、旋转等运动,同时还保护着脊髓等重要结构。从解剖结构上看,颈椎的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横突孔,其中有椎动脉等重要血管通过。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颈椎的形态和功能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儿童的颈椎相对较柔软,而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可能会出现退变等情况。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会对颈椎产生不良影响,增加颈椎病变的风险。有颈椎病史的人群,其颈椎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需要更加注意颈椎的保护和保健。
二、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1.颈肩痛及上肢放射痛:患者常感到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臂、前臂甚至手指,疼痛性质多为刺痛、胀痛或放射性痛。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疼痛可能会加重。这种情况在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比如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上班族,由于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容易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出现颈肩及上肢的放射痛。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有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影响颈椎发育,增加患病风险,但相对成年人发生率较低。有颈椎病史的人群再次受到不良因素刺激时,更容易复发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
2.上肢麻木:麻木部位与放射痛区域大致相同,麻木程度可轻可重,有的患者只是轻微麻木,有的则麻木感较明显,严重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相应区域的麻木症状。
3.上肢无力:患者可能会感觉上肢力量减弱,提重物困难,严重时甚至拿不住东西。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导致肌肉力量下降。
(二)脊髓型颈椎病
1.四肢麻木、无力:麻木可出现在双手、双足,甚至累及前臂、小腿等部位,无力表现为行走困难,如行走时感觉下肢发软,有踩棉花感,容易摔倒;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如拿筷子、系纽扣等动作变得笨拙。脊髓型颈椎病是较为严重的类型,因为脊髓受到压迫,会影响神经传导通路,导致四肢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相对多见,尤其是有颈椎退变基础的人群。儿童患脊髓型颈椎病的情况非常罕见,多与先天性颈椎发育异常等特殊因素有关。有颈椎病史且病情逐渐进展的人群,更容易发展为脊髓型颈椎病,出现严重的四肢麻木、无力症状。
2.大小便功能障碍: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排尿、排便困难等情况,这是因为脊髓受压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导致二便功能紊乱。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交感神经症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眼裂增大或变小、瞳孔散大或缩小、心跳加速或减慢、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等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于颈椎病变刺激了交感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群,可能会因为身体的应激反应等因素,更容易诱发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患病,但具体表现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颈椎病史且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2.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鼻塞、流涕、咽干、咽部异物感等症状,这些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容易造成误诊。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1.眩晕: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多在颈部活动时诱发,如转头、仰头或低头时。眩晕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为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长期有颈部不良姿势的人群,如长期低头看手机的人群,容易增加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老年人较为常见。有颈椎病史且颈部活动频繁或受到外伤等刺激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眩晕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