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是腱鞘因机械性摩擦等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病因有过度劳损、外伤、疾病等,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及特殊类型表现,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保守、药物、手术等,预防要注意正确姿势、适度锻炼、注意保暖。
一、病因
1.过度劳损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如纺织工人、钢琴师等,长期、反复、过度使用手指和手腕进行劳作,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腱鞘更容易出现劳损情况,女性在孕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腱鞘的稳定性,也可能增加患腱鞘炎的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从事需要频繁屈伸关节的工作或活动,如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进行打字、操作鼠标等,会使手部腱鞘不断受到摩擦,引发炎症。例如,长时间玩游戏导致手指频繁运动,容易引发手指腱鞘炎。
2.外伤
病史因素:手部曾有过外伤史,如扭伤、挫伤等,受伤部位的腱鞘可能受到损伤,后期恢复过程中容易出现腱鞘的炎症反应。比如,手部受到外力撞击后,腱鞘组织受损,后续就可能发展为腱鞘炎。
3.疾病因素
年龄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病,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更容易受到这类疾病的影响,从而累及腱鞘,引发腱鞘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包括腱鞘,导致腱鞘炎症。
特殊人群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异常,可能会影响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功能,进而影响腱鞘的营养供应和正常代谢,增加患腱鞘炎的几率。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疼痛:患病部位会出现疼痛,早期可能是轻微的疼痛,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例如,手指腱鞘炎患者在屈伸手指时会感到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休息时也会有疼痛感觉。
肿胀:腱鞘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患部组织会有肿胀隆起的现象,皮肤表面可能会有轻度的红肿。比如,手腕部位的腱鞘炎可能会导致手腕肿胀,影响手腕的活动。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腱鞘的炎症,关节的活动会受到限制。如手指腱鞘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指屈伸困难,手腕腱鞘炎患者手腕的旋转、屈伸等活动会不灵活。
2.特殊类型腱鞘炎表现
弹响指和弹响拇:这是手指屈肌腱腱鞘炎的特殊表现,患者在屈伸手指时,手指会出现像被卡住然后突然弹开的现象,同时伴有疼痛。例如,弹响指患者在弯曲手指后,想要伸直时会感觉有阻碍,然后突然伸直并伴有弹响。
三、诊断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对患病部位进行触诊,检查是否有压痛、肿胀等情况,还会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检查,了解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比如,检查手指腱鞘炎时,会让患者屈伸手指,观察是否有弹响和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腱鞘的厚度、是否有积液等情况,对于早期腱鞘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超声能够实时观察腱鞘的结构和周围组织的情况,判断腱鞘是否存在炎症病变。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准确地显示腱鞘、肌腱等组织的病变情况,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腱鞘炎病例,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四、治疗与预防
1.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让腱鞘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局部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还可以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和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比如一些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要谨慎。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腱鞘切开减压术等,通过手术解除腱鞘对肌腱的压迫,缓解症状。
2.预防
正确的工作和生活姿势:保持正确的手部和关节姿势,使用手机、电脑时,保持手腕伸直,手指自然放置,避免长时间处于不正确的姿势。例如,使用电脑时,键盘和鼠标应放置在合适的高度,使手臂和手腕处于舒适的姿势。
适度锻炼:定期进行手部和关节的适度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如进行手指的屈伸、手腕的旋转等简单运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劳损。
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要注意患病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寒冷可能会加重腱鞘的痉挛和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