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胃肠炎时会出现多方面症状,胃肠道相关有腹泻(粪便性状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呕吐(小婴儿吐奶、大宝宝剧烈呕吐,严重可致脱水);全身症状有发热(程度不一、不同年龄表现不同)、精神状态改变(病情轻重表现不同);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腹痛(不同年龄表述不同)、食欲减退(奶量明显减少)。
宝宝患胃肠炎时会出现多方面症状,胃肠道相关有腹泻(粪便性状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呕吐(小婴儿吐奶、大宝宝剧烈呕吐,严重可致脱水);全身症状有发热(程度不一、不同年龄表现不同)、精神状态改变(病情轻重表现不同);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腹痛(不同年龄表述不同)、食欲减退(奶量明显减少)。
一、胃肠道相关症状
1.腹泻
婴儿胃肠炎时腹泻较为常见,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等。婴儿的肠道功能相对脆弱,胃肠炎引发的腹泻可能频繁发生,每日次数不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和电解质吸收障碍。例如,一些研究显示,感染性胃肠炎的婴儿腹泻次数可能在每日数次到十余次不等。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腹泻表现有所差异。新生儿胃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胃肠炎引起的腹泻可能伴有大便中黏液增多的情况,同时可能影响奶量的摄入,因为腹泻导致宝宝身体不适,对奶的兴趣降低。
2.呕吐
宝宝患胃肠炎时呕吐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小婴儿可能表现为吐奶,较大的宝宝则可能出现较剧烈的呕吐,将胃内容物吐出。呕吐的原因是胃肠道炎症刺激引起胃肠蠕动紊乱,导致胃内压力增高,从而引发呕吐。有些宝宝可能先出现呕吐,随后才出现腹泻等其他症状。比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常常先有呕吐,然后出现腹泻。
呕吐严重时可能导致宝宝脱水,因为频繁呕吐会丢失大量体液。对于有呕吐症状的宝宝,需要特别注意补水,防止脱水情况的发生。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由于其机体调节能力较弱,呕吐引起脱水的风险更高。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宝宝患胃肠炎时会出现发热症状。发热程度可轻可重,有的宝宝可能只是低热,体温在37.5-38℃左右,有的宝宝可能出现中热甚至高热,体温超过38.5℃。发热是机体的免疫反应,胃肠道炎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发热。例如,细菌性胃肠炎往往更容易引起较明显的发热反应。
不同年龄的宝宝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不同。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胃肠炎引起的发热可能不典型,有的只是体温稍有波动,而较大的婴儿和幼儿对发热的感知相对更明显,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
2.精神状态改变
宝宝患胃肠炎后,精神状态可能受到影响。如果病情较轻,宝宝可能精神状态尚可,但仍可能比平时略显烦躁。而病情较重时,宝宝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情况。这是因为胃肠炎导致宝宝身体不适,能量消耗增加,同时可能存在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严重腹泻和呕吐导致脱水的宝宝,会表现出精神差、反应迟钝等。
对于婴儿来说,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其眼神、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等来判断精神状态。如果婴儿原本活泼好动,突然变得眼神呆滞,对逗引没有反应,往往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三、其他伴随症状
1.腹痛
宝宝胃肠炎时可能会出现腹痛表现,不过不同年龄宝宝对腹痛的表述不同。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尤其是在吃奶或排便前后哭闹加剧。较大的宝宝可能会用语言表达腹痛,如说肚子痛。腹痛是由于胃肠道炎症引起肠道痉挛等原因导致。例如,肠道受到病原体感染或炎症刺激,引起肠道平滑肌收缩,从而产生腹痛。
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家长要注意观察其哭闹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其他症状来判断是否存在腹痛情况。如果宝宝持续哭闹不止,同时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要考虑胃肠炎引起腹痛的可能。
2.食欲减退
患胃肠炎的宝宝大多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这是因为胃肠道炎症影响了消化功能,宝宝感觉进食后胃肠道不适,所以对食物的兴趣降低。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奶量都会明显减少。比如,平时能吃120ml奶的婴儿,患胃肠炎时可能只能吃50-60ml甚至更少。
食欲减退会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入,不利于其身体的恢复。家长需要采取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保证宝宝能够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体重变化等情况,评估营养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