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炎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休息与制动(用三角巾悬吊患肢)、物理治疗(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儿童慎用,成人遵医嘱选药,老年人注意胃肠道反应);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及病情严重合并肩袖损伤等情况,手术方式有肩峰下减压术(关节镜下操作,注意不同年龄手术精细度)和滑囊切除术(谨慎用于儿童,成人老年人病情严重且保守无效时考虑,可开放或关节镜下切除)。
一、非手术治疗
(一)休息与制动
1.原理:让肩关节得到充分休息,减少肩部活动可避免炎症进一步加重,为炎症消退创造条件。对于各年龄段人群,包括儿童、成人及老年人,都应根据病情适当限制肩部的过度活动,如避免提重物、减少大幅度的肩部摆动动作等。例如儿童若因玩耍导致肩峰下滑囊炎,需减少剧烈的上肢运动;老年人日常应避免过度抬手取物等动作。
2.方法:使用三角巾等将患侧上肢悬吊于胸前,保持肩关节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限制其活动范围。
(二)物理治疗
1.热敷
原理:通过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物质的代谢,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温度要适当调整,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40-45℃;成人可稍高些,不超过50℃;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温度也不宜过高且要密切关注皮肤状况。
方法: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2.超短波治疗
原理:利用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消肿、止痛。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参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治疗时能量要相对较低,成人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
方法: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将超短波电极置于患肩相应部位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周可进行数次。
3.红外线照射
原理:红外线能被人体组织吸收,产生热作用,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照射距离和时间需调整,儿童距离要稍远,时间不宜过长;成人一般距离患处30-50厘米,每次照射10-15分钟;老年人要注意避免烫伤,照射距离可适当调整并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方法:使用红外线治疗仪对准肩峰下滑囊部位进行照射。
(三)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
1.原理: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止痛的作用。但需注意不同年龄人群的用药差异,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后且有必要时谨慎使用;成人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胃肠道反应等风险,需密切监测。
2.药物举例:可选用口服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等,但具体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二、手术治疗
(一)适应证
1.非手术治疗无效者:经过较长时间(一般数周)的非手术治疗,如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肩峰下滑囊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影响日常生活和肩部功能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成人经过规范的非手术治疗后肩痛依旧严重,无法进行日常的穿衣、梳头等动作时,就需要考虑手术。
2.病情严重,存在肩袖损伤等合并情况者:如果肩峰下滑囊炎同时合并有肩袖严重损伤等情况,影响肩部的结构和功能,也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对于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的肩部结构异常导致的肩峰下滑囊炎且保守治疗无效,也可能需要手术,但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
(二)手术方式
1.肩峰下减压术
原理:通过去除部分肩峰骨质,扩大肩峰下间隙,减轻对肩峰下滑囊的压迫,从而缓解炎症和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操作要精细,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手术中要特别注意对骨骼生长的影响;成人和老年人手术时要根据肩峰的具体情况准确去除适量骨质。
方法:采用肩关节镜下手术,在肩关节周围建立通道,插入关节镜和手术器械,去除部分肩峰前外侧缘等导致压迫的骨质。
2.滑囊切除术
原理:直接切除病变的肩峰下滑囊,从根本上消除炎症病灶。但手术会对肩部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对于儿童要谨慎考虑,因为滑囊在肩部组织发育中可能有一定作用;成人和老年人在病情严重且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该手术,但要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方法:可通过开放手术或肩关节镜下手术进行滑囊切除,在清晰暴露滑囊后将其完整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