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次数多)、呕吐(多在腹泻前或同时,吐胃内容物无胆汁),还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可达38-39℃及以上,部分低热或不热)、精神状态改变(脱水电解质紊乱致萎靡等);不同年龄段婴儿期腹泻呕吐等更明显、易脱水,幼儿期自我表达有限、发热程度个体差异大且可能惊厥;可与细菌性痢疾(菌痢大便黏液脓血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红脓细胞,秋泻无)、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儿精神食欲体重正常,秋泻有全身症状且体重可能受影响)鉴别;早产儿症状不典型、脱水风险高、发热不明显、精神改变隐匿;有基础疾病宝宝患秋泻会加重基础疾病。
一、症状表现
(一)消化道症状
1.腹泻:秋季腹泻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腹泻,大便次数较多,每天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甚至更多,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质地较稀,水分含量高。这是因为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后,影响了肠道的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随大便排出。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大便性状多为稀水便或蛋花汤样便。
2.呕吐:部分宝宝会出现呕吐症状,通常在腹泻之前或同时发生。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一般不含有胆汁。这是由于病毒感染累及胃肠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蠕动增强而出现呕吐。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宝宝会有发热表现,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但也有部分宝宝可能只是低热或不发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来对抗病原体。比如,临床观察发现,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中,约有一半左右的宝宝会出现发热症状。
2.精神状态改变:宝宝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精神状态改变。这是因为腹泻和呕吐导致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从而影响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精神差、哭闹无泪、尿量明显减少等,往往提示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脱水情况。
二、不同年龄段宝宝症状特点
(一)婴儿期(0-1岁)
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秋季腹泻时腹泻和呕吐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由于婴儿体液含量相对较多,腹泻呕吐容易导致脱水,出现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的速度较快。而且婴儿对发热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体温升高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烦躁、哭闹不安等情况,同时婴儿的精神状态改变可能更为突出,如反应迟钝等。
(二)幼儿期(1-3岁)
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有限。腹泻时可能会诉说肚子不舒服,呕吐后可能会表达不想吃东西。在全身症状方面,发热的程度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幼儿发热时可能会出现惊厥等情况,这与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有关。同时,幼儿的脱水表现可能相对婴儿稍缓,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迅速进展。
三、与其他疾病腹泻症状的鉴别
(一)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腹泻,大便多为黏液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即宝宝有频繁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不多。同时,宝宝可能会有腹痛,体温多为高热,而秋季腹泻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一般无黏液脓血。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可以鉴别,细菌性痢疾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和脓细胞,而秋季腹泻大便常规多无明显的红白细胞或仅有少量。
(二)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常伴有湿疹。生理性腹泻的宝宝虽然大便次数多,但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体重增长不受影响。而秋季腹泻的宝宝除了腹泻外,往往有发热、呕吐等全身症状,且体重增长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腹泻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四、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宝宝)的症状特点
(一)早产儿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更不成熟,秋季腹泻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腹泻呕吐导致脱水的风险更高,因为早产儿的体液调节能力更差。发热表现可能不明显,精神状态改变可能更为隐匿,容易被忽视。而且早产儿的病情变化更快,需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二)有基础疾病宝宝(如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等)
有基础疾病的宝宝患秋季腹泻后,症状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例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腹泻呕吐引起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加重;营养不良的宝宝,秋季腹泻会进一步影响其营养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状况恶化。这类宝宝需要在治疗秋季腹泻的同时,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变化,加强护理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