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前需就医确诊宫内妊娠并做相关检查,咨询医生病史;用药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分阶段服用;流产后要观察孕囊排出、阴道流血等情况,注意休息饮食、禁止性生活盆浴,复查;特殊人群如多次流产史、肝肾功能不全、年龄较小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药物流产前的准备
1.就医确诊
怀孕1个月(通常是从最后一次月经第一天开始计算,实际受孕时间约3-4周)时,需先到医院进行超声检查,确定是宫内妊娠。这是因为药物流产仅适用于宫内妊娠,若为宫外孕进行药物流产会有极大危险。超声检查还能明确孕囊的大小等情况,一般孕囊直径需小于2.5厘米左右才较适合药物流产。
同时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等,以了解身体的基本状况,排除药物流产的禁忌证。例如,如果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使用流产药物可能会导致出血不止等严重并发症。
2.咨询医生
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比如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女性,某些流产药物的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史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药物流产以及选择合适的流产方案。
二、药物流产的具体用药
1.药物选择
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受体拮抗剂,它可以竞争孕激素受体,使妊娠蜕膜坏死、宫颈软化。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类似物,能引起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
2.用药方法
一般先服用米非司酮,分顿服或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2-3天。然后在第3-4天服用米索前列醇,通常是一次服用3片。服用药物前后一般需要空腹1-2小时,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服用米索前列醇后会出现子宫收缩,从而引起腹痛和阴道流血,促使孕囊排出。
三、药物流产后的观察与注意事项
1.观察孕囊排出情况
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要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以及是否有孕囊排出。一般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数小时内会出现腹痛,随后排出白色绒毛状的孕囊。如果超过6小时仍未排出孕囊,且阴道流血量不多,可以在医生的评估下考虑是否需要再次服用米索前列醇或采取其他措施。
2.阴道流血与感染预防
药物流产后会有阴道流血,一般阴道流血量类似于月经量或稍多于月经量,持续时间一般为7-10天。但如果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或流血时间超过2周,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巾,预防感染。因为阴道流血期间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3.休息与饮食
药物流产后需要休息1-2周,让身体逐渐恢复。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身体恢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身体恢复或导致胃肠道不适。
4.禁止性生活与盆浴
在药物流产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因为此时子宫尚未完全恢复,性生活和盆浴容易导致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疾病,甚至可能影响以后的生育功能。
5.复查
药物流产后1-2周需要到医院进行超声复查,了解子宫恢复情况以及宫腔内是否有残留组织。如果有残留组织,根据残留的大小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清宫手术等进一步处理。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有多次流产史者
多次流产史的女性子宫受到过一定程度的损伤,药物流产后发生子宫复旧不良、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在药物流产后要更加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复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子宫更好地恢复。
2.肝肾功能不全者
肝肾功能不全的女性在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时,药物的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的负担。所以在药物流产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自己的肝肾功能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方案或采取相应的保护肝肾功能的措施。在药物流产后也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如有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3.年龄较小者
年龄较小的女性生殖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流产可能会对其生殖系统造成更大的影响。在进行药物流产前要充分向家长或监护人告知病情和相关风险,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谨慎选择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后要更加注意休息和护理,促进身体恢复,并且要加强对生殖健康的教育,避免再次意外妊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