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患者可通过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力量训练(如等长收缩练习、抗阻训练)、柔韧性练习(如关节活动度练习、拉伸练习)进行锻炼,锻炼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特殊人群需谨慎,出现不适立即停练并咨询医生,要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
一、有氧运动
1.游泳
适用人群及优势:对于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膝关节受累的情况,游泳是非常适宜的有氧运动。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关节的压力,使关节在几乎无负重的状态下活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同时不会过度磨损关节软骨。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游泳锻炼的骨关节炎患者,其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优于不进行此类运动的患者。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进行,年轻人身体柔韧性好能更好地利用水的阻力进行锻炼,老年人则能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活动关节。
具体方式:可以选择自由泳、蛙泳等不同泳姿,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2.散步
适用人群及优势: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骨关节炎患者。对于髋关节、膝关节等部位的骨关节炎,散步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关节软骨的营养代谢,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来稳定关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都容易融入这种运动,比如上班族可以利用上下班途中短距离散步,退休人员则可以选择在公园等环境较好的地方长时间散步。对于有一定病史的患者,散步可以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逐渐增加强度。
具体方式:每天进行1-2次散步,每次步行距离可从1000-2000米开始,速度保持在每分钟60-90步,随着身体适应情况逐渐增加距离和速度,但要以自身不感到关节明显疼痛为度。
二、力量训练
1.等长收缩练习
适用人群及优势:等长收缩练习适用于各年龄段的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关节疼痛相对较轻的阶段。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肌肉的静态力量,维持和改善关节的稳定性。例如,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能帮助稳定膝关节。不同性别患者都可进行,男性可能更注重肌肉力量的提升,女性也能通过练习增强关节周围肌肉来保护关节。
具体方式:以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例,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
2.抗阻训练
适用人群及优势:一般身体状况较好、骨关节炎处于相对稳定期的患者可以进行抗阻训练。通过抗阻训练能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更好地保护关节。比如使用弹力带进行上肢的抗阻训练,可以增强肩部周围肌肉力量,对于肩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有一定帮助。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经常伏案工作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的人群,通过抗阻训练能改善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缓解骨关节炎症状。
具体方式:以弹力带抗阻训练为例,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手持另一端进行上肢的屈伸等动作,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3-4组,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弹力带的阻力。
三、柔韧性练习
1.关节活动度练习
适用人群及优势:所有骨关节炎患者都可以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有助于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硬。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比如儿童如果因先天发育等因素导致骨关节炎相关关节活动受限,也可以通过合适的关节活动度练习改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活动度下降,通过练习能保持一定的关节灵活性。
具体方式:以膝关节为例,患者仰卧位,尽量伸直膝关节,然后缓慢弯曲膝关节,使脚跟尽量靠近臀部,再缓慢伸直,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对于髋关节,可采取仰卧位,缓慢外展和内收髋关节等动作进行活动度练习。
2.拉伸练习
适用人群及优势:柔韧性较好的骨关节炎患者适合进行拉伸练习,能进一步改善肌肉的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对关节的不良影响。不同性别患者都能通过拉伸练习放松肌肉,比如女性可能因日常姿势等问题导致腰部肌肉紧张,通过腰部的拉伸练习可以缓解对腰椎关节的压力,改善骨关节炎症状。
具体方式:以腰部拉伸为例,患者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缓慢向一侧弯曲腰部,尽量拉伸对侧腰部肌肉,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2-3次为一组,每天进行2-3组。
在进行锻炼时,需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关节损伤。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关节明显疼痛加重等不适情况,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等在锻炼时更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