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可基于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期,1期eGFR≥90ml/(min·1.73m2)、2期60-89ml/(min·1.73m2)、3期3a期45-59ml/(min·1.73m2)、3b期30-44ml/(min·1.73m2)、4期15-29ml/(min·1.73m2)、5期eGFR<15ml/(min·1.73m2)即尿毒症期,还可结合肾脏损伤标志物补充分期,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情况不同,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肾衰竭分期进程。
肾衰竭可基于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期,1期eGFR≥90ml/(min·1.73m2)、2期60-89ml/(min·1.73m2)、3期3a期45-59ml/(min·1.73m2)、3b期30-44ml/(min·1.73m2)、4期15-29ml/(min·1.73m2)、5期eGFR<15ml/(min·1.73m2)即尿毒症期,还可结合肾脏损伤标志物补充分期,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情况不同,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肾衰竭分期进程
一、肾衰竭的分期标准
(一)基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分期
1.1期
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升高,eGFR≥90ml/(min·1.73m2)。此阶段肾脏的滤过功能基本正常,但仍可能存在一些肾脏结构或功能的轻微异常,例如有蛋白尿等情况,但肾脏还能较好地维持体内的内环境稳定。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只要eGFR达到该标准就属于1期肾衰竭。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对于有肾脏病史的人群,要定期监测eGFR等指标。
2.2期
eGFR在60-89ml/(min·1.73m2)之间。这一阶段肾脏的滤过功能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肾脏的储备功能开始减退。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群由于肾脏本身的生理性衰退,更容易处于这个阶段。女性在一些生理状态下,如妊娠等,可能会影响eGFR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上要注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如过度劳累、不合理的饮食(高盐、高蛋白等)。有基础病史的人群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基础疾病。
3.3期
又分为3a期和3b期,3a期eGFR在45-59ml/(min·1.73m2),3b期eGFR在30-44ml/(min·1.73m2)。此阶段肾脏的滤过功能明显下降,体内的代谢废物如肌酐、尿素等会逐渐在体内潴留。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功能的评估需要结合儿童的正常生理范围。女性在这一阶段如果合并妊娠等情况,会面临更大的风险,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母体、胎儿的情况。生活方式上要严格限制蛋白摄入等,有基础病史的要更严格控制基础病。
4.4期
eGFR在15-29ml/(min·1.73m2)之间。此时肾脏的滤过功能严重受损,体内的内环境紊乱较为明显,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对于老年患者,身体的各器官功能都在衰退,这一阶段的肾衰竭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适。女性在这一阶段要注意自身的内分泌等方面可能受到的影响,需要加强监测和护理。生活方式上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可能需要开始考虑肾脏替代治疗的相关准备。
5.5期
eGFR<15ml/(min·1.73m2),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肾衰竭晚期,即尿毒症期。此时肾脏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滤过功能,必须依靠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对于儿童患者,5期肾衰竭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等支持治疗。女性在这一阶段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生理和心理挑战,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生活方式上需要严格按照肾脏替代治疗的要求进行管理,如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透析治疗,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等。
(二)基于肾脏损伤标志物的分期补充
除了肾小球滤过率外,还可以结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来综合分期。例如尿蛋白的检测,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往往提示肾脏损伤较为严重,可能会加速肾衰竭的进展。在不同性别中,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等因素,一些肾脏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等更容易发生,从而影响肾衰竭的分期和发展。年龄方面,儿童的肾脏损伤标志物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在评估时需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会增加肾脏损伤的风险,进而影响肾衰竭的分期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