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会引发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等表现,蛋白尿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蛋白漏出,影响患者休息与饮食;血尿因肾小球基底膜断裂致红细胞入尿,需避免剧烈运动与预防感染;水肿因水钠潴留,影响活动与饮食;高血压因肾病变致多种因素,需监测血压与避免情绪波动;肾功能不全早期有乏力等非特异症状,晚期有严重贫血、恶心呕吐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及受影响情况各异,且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相关症状与病情。
一、蛋白尿
1.表现及机制:慢性肾炎患者常出现蛋白尿,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轻度蛋白尿可能仅表现为尿常规中尿蛋白弱阳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且长时间不消失,这是因为蛋白质的存在使尿液表面张力改变,从而形成较多泡沫。从年龄角度看,儿童慢性肾炎出现蛋白尿时,可能因孩子表达不清,家长需观察孩子尿液情况,若发现泡沫异常增多应及时就医;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糖尿病等可能累及肾脏的疾病,出现蛋白尿需格外重视,因为基础病可能加速肾脏损伤。
2.对生活方式影响:蛋白尿的存在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方式,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累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蛋白尿进一步增多。同时,要注意低盐饮食,过多的盐摄入会加重水钠潴留,不利于蛋白尿的控制。
二、血尿
1.表现及机制:血尿也是慢性肾炎常见症状之一,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镜下血尿则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增多。其发生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通过裂隙进入尿液。不同年龄患者血尿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慢性肾炎出现血尿时,家长要留意孩子尿液颜色变化,而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反应相对迟钝,血尿症状可能不明显但肾脏损伤可能已较严重。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出现血尿,需考虑高血压肾损害叠加慢性肾炎的可能,因为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动脉硬化,影响肾脏滤过功能。
2.生活方式注意事项:出现血尿的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肾脏血管收缩,加重血尿症状。同时要注意保持尿路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因为感染可能加重血尿及肾脏损伤。
三、水肿
1.表现及机制:慢性肾炎患者可出现水肿,多从眼睑、颜面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这是由于肾脏对水钠排泄障碍,导致水钠潴留引起。年龄较小的儿童水肿可能更易波及全身,且由于儿童皮肤较薄,水肿表现可能相对明显。对于有肥胖生活方式的患者,水肿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肥胖本身可能导致身体浮肿,需仔细辨别是单纯肥胖还是肾炎引起的水肿。有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出现水肿,要考虑是否为肝肾综合征等情况,但也不能排除慢性肾炎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鉴别。
2.对生活的影响:水肿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患者行动可能受限,且需要限制水分和盐分摄入,这会对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选择产生较大影响,例如不能随意喝水、吃太咸的食物等。
四、高血压
1.表现及机制:慢性肾炎患者常合并高血压,血压升高是因为肾脏病变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等多种因素引起。不同性别患者高血压表现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时期若合并慢性肾炎出现高血压,处理需更谨慎,因为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高血压可能更难控制,因为吸烟饮酒会影响血管功能,加重肾脏损害和血压升高。
2.相关注意事项: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炎患者要严格监测血压,遵循医生建议控制血压,同时要注意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因为情绪激动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肾脏损伤。
五、肾功能不全相关表现
1.早期表现:早期可能出现乏力、疲倦等非特异性症状,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代谢废物排出障碍,体内毒素积聚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将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归因于衰老,而忽视肾脏问题,需要家属多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变化。有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可能会被加重,因为熬夜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
2.晚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到晚期,可出现严重的贫血、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贫血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恶心、呕吐是由于毒素积聚刺激胃肠道;呼吸困难可能是因为水钠潴留导致心力衰竭等。对于儿童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晚期表现,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等干预措施;老年患者出现这些表现则会极大降低生活质量,需综合评估病情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