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质增生是常见骨关节病,由多种因素致关节软骨磨损破坏后骨头代偿增生,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方式,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非手术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减重、合理运动)、物理治疗(热敷、理疗仪治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营养软骨药物);手术适用于保守无效的严重情况,有关节镜手术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人重安全耐受性,肥胖人群重减重,关节劳损人群重休息与康复及防再劳损。
一、认识膝盖骨质增生
膝盖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是由于关节软骨的磨损、破坏,导致骨头代偿性增生形成的。其发生与年龄增长、关节劳损、创伤、肥胖等多种因素相关。随着年龄增加,关节软骨逐渐退变;长期过度使用膝关节,如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会加速关节磨损;肥胖人群膝关节承受压力更大,也易引发骨质增生。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减轻体重: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延缓骨质增生进展。研究表明,体重每减轻10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减少约30-60公斤。例如,一位体重超重50公斤的患者,减轻25公斤体重后,膝关节压力能明显降低。
2.合理运动
游泳:游泳是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在水中浮力可减轻身体重量对膝关节的负荷,同时能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每周进行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游泳运动,有助于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慢走:选择平坦路面慢走,避免爬坡、上下楼梯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运动。每次慢走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逐渐增加行走距离,但要以膝关节无明显疼痛为度。通过慢走可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耐力,维持关节稳定性。
(二)物理治疗
1.热敷:热敷可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使用温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膝关节,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因寒冷刺激或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膝关节不适的患者有一定缓解作用。
2.理疗仪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红外线照射可深入组织内部,促进炎症消退和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能改善关节局部代谢,减轻疼痛。一般每周进行2-3次理疗仪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设备不同有所差异,通常在10-20分钟。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指导,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人群要谨慎选择。
2.营养软骨药物:像氨基葡萄糖等,可营养关节软骨,延缓软骨退变。有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氨基葡萄糖对改善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有一定帮助,一般建议连续服用3-6个月为一个疗程。
三、手术治疗情况
(一)手术适应证
当膝盖骨质增生导致严重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膝关节出现严重畸形,影响正常行走,或关节内有大量游离体,严重影响关节活动等情况。
(二)常见手术方式
1.关节镜手术:通过关节镜进入膝关节内部,清理增生的骨质、磨损的软骨碎片等。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相对较快。一般术后1-2周可开始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锻炼,1-3个月可恢复基本日常活动。
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膝关节严重毁损的患者。该手术是将病变的膝关节表面替换为人工关节假体。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可得到较大改善,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康复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6个月才能恢复较好的关节功能,且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质增生治疗中要更注重安全和耐受性。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如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等。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评估身体状况,术后康复要缓慢进行,家人应给予更多陪伴和帮助,监督康复训练,同时注意防止老年人在康复过程中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
(二)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治疗膝盖骨质增生时,减轻体重是关键。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减肥计划,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相结合。饮食上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的比例;运动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前面提到的游泳、慢走等,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膝关节负担。
(三)运动员等关节劳损人群
这类人群由于职业原因关节劳损较重,在治疗膝盖骨质增生时,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在康复过程中,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同时要注意预防再次劳损,在日后运动中要合理使用膝关节,可佩戴护膝等辅助器具保护膝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