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晚期会使身体系统功能严重受损,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神经系统等;存在代谢紊乱,如蛋白质-能量代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活动能力受限且心理状态改变;儿童患者会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使病情更复杂,整体病情严重且各人群有不同特殊情况。
一、身体系统功能严重受损
(一)心血管系统
尿毒症晚期患者心血管系统会受到显著影响。由于水钠潴留,患者常出现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有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正常人群大幅升高,约50%的尿毒症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同时,尿毒症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异位钙化可累及心脏瓣膜等结构,影响心脏正常功能。
(二)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方面,尿毒症患者体内蓄积的毒素会影响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节律改变。另外,体液过多可引起肺水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尿毒症肺炎,表现为肺部炎症改变,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障碍。
(三)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表现。这是因为毒素蓄积影响胃肠道功能,胃肠黏膜充血、水肿,消化酶分泌减少等。长期的食欲减退会导致患者营养状况恶化,进一步削弱机体抵抗力。
(四)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会出现贫血,这是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同时,尿毒症毒素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还可能存在溶血等情况。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另外,血小板功能异常也较为常见,患者易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五)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尿毒症脑病,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等。这是因为体内毒素蓄积干扰了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血脑屏障功能受损,毒素更容易进入脑组织。
二、代谢紊乱
(一)蛋白质-能量代谢紊乱
尿毒症晚期患者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减少,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导致患者消瘦、乏力,机体免疫力下降。能量代谢方面,患者基础代谢率改变,对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代谢也出现异常,进一步加重营养状况的恶化。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水代谢紊乱:肾脏排水功能严重减退,患者可出现水肿,严重时可导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甚至引起急性左心衰竭。也有部分患者因水分丢失过多出现脱水,但相对较少见。
2.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是常见且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由于肾脏排钾减少,同时感染、酸中毒、摄入含钾高的食物或药物等可诱发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低钠血症:患者可因水钠潴留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也可因胃肠道丢失等出现低钠血症,表现为乏力、嗜睡、神志不清等。
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磷排泄减少导致高磷血症,钙磷乘积升高,使钙沉积于软组织,引起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可导致患者出现手足抽搐等表现。
3.酸碱平衡紊乱:主要为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酸性代谢产物蓄积,患者出现深大呼吸、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功能。
三、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一)活动能力受限
由于身体多个系统功能受损,患者体力明显下降,活动耐力降低,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如洗漱、穿衣、进食等都可能变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独立性。
(二)心理状态改变
尿毒症晚期患者面临长期治疗的痛苦、身体功能的严重受限以及对预后的担忧,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研究显示,约70%的尿毒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这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四、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患者
儿童尿毒症晚期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外,还会影响生长发育。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生长激素代谢异常,导致儿童身材矮小、青春期发育延迟等。同时,儿童对毒素的耐受性更差,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特殊的治疗关注,如儿童在透析治疗时,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身高等调整透析方案,以保证透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老年患者
老年尿毒症晚期患者多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与尿毒症相互影响,使病情更为复杂。老年患者的机体代偿能力较差,对治疗的耐受性也降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如透析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情况,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更低,感染后容易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