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科学未证实醋能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正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休息与功能锻炼(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者锻炼有差异)、物理治疗(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者物理治疗有注意事项)、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有年龄差异,局部封闭治疗有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治疗有适应证禁忌证。肩周炎患者应遵循正规医疗诊疗方案,不能寄希望于醋等缺乏科学依据的方法,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醋对肩周炎的作用机制缺乏科学依据
目前并没有科学研究证实醋能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主要与肩关节退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等,并没有被科学验证具有针对肩周炎病理改变的治疗作用。
二、肩周炎的正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与功能锻炼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肩周炎患者功能锻炼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年轻人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可进行较为主动积极的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等;老年人则需要适度、循序渐进的锻炼,避免因过度锻炼导致肩部损伤加重。
生活方式:长期伏案工作者等肩部活动较少的人群易患肩周炎,在治疗中需增加肩部活动的频率,进行规律的功能锻炼来改善肩部功能。
病史方面: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肩周炎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更加谨慎,因为糖尿病可能影响肩部血液循环等,锻炼时应避免过度牵拉等情况,防止出现肩部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一般可通过pendulum运动(钟摆运动),患者弯腰,患肢自然下垂,做前后、左右摆动和画圈运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还有外旋锻炼,患者背靠墙站立,屈肘90°,前臂向前向上,做外旋运动等。
2.物理治疗
年龄与物理治疗:儿童一般不会患肩周炎,成年人和老年人都可采用物理治疗。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等,在进行热敷等物理治疗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年轻人可以耐受相对较高温度的理疗,但也需注意避免过热损伤皮肤。常用的物理治疗有热敷,可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还有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超短波治疗利用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红外线照射则能使肩部组织升温,达到类似热敷的效果,促进炎症消退。
生活方式与物理治疗:对于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的人群,物理治疗可以作为缓解肩部疲劳和炎症的辅助手段;而对于久坐办公室的人群,利用工作间隙进行适当的肩部物理治疗,如简单的热敷等,有助于预防肩周炎加重。
病史与物理治疗:有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时需谨慎,如动脉硬化患者,热敷等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过快等情况,要密切观察肩部反应;对于有皮肤疾病的患者,进行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时要避开皮肤病变部位。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老年人可能对药物副作用更敏感,如胃肠道反应等,需密切关注;儿童一般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肩周炎。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布洛芬等,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局部封闭治疗: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禁忌局部封闭;老年人进行局部封闭时要注意穿刺部位等,避免损伤周围组织。一般是将糖皮质激素与局部麻醉药混合后注射到肩关节周围,起到快速抗炎、镇痛的作用。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与禁忌证
年龄因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手术禁忌证相对较少,但也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
生活方式: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若符合手术适应证,可能需要更早考虑手术治疗以恢复肩部功能;而生活方式较为休闲的人群,可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病史方面: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手术风险极大,属于手术禁忌证范围;对于有肩部既往手术史等情况的患者,手术前需充分评估肩部组织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当肩周炎经过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肩部功能严重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肩关节镜下松解术等。
三、醋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肩周炎患者应遵循正规的医疗诊疗方案进行治疗,不能寄希望于醋等缺乏科学依据的方法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肩部功能进一步受损,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如果怀疑患有肩周炎,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