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全过程包括用药前准备(评估适应证与禁忌证、完善相关检查)、药物服用阶段(分顿服或分服法服米非司酮,后服米索前列醇)、孕囊排出及观察阶段(观察孕囊排出、阴道流血、子宫收缩及不良反应)、药物流产后复查阶段(超声复查、评估身体恢复情况)。
一、用药前准备
1.适应证与禁忌证评估
适应证:适合妊娠≤49日、本人自愿、年龄<40岁的健康女性;超声确诊为宫内妊娠;从末次月经第1日开始计算停经时间不超过49天;自愿要求使用药物终止妊娠且无药物流产禁忌证者。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年轻女性身体各方面机能相对较好,在满足适应证时可考虑药物流产,但仍需严格评估;年龄接近40岁的女性,其身体的内分泌等状况可能有所变化,更要谨慎评估。生活方式方面,若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等情况,需综合考虑。有基础病史的女性,如患有心脏病、青光眼等疾病则可能不适合药物流产。
禁忌证:有使用米非司酮禁忌证,如肾上腺疾病、与甾体激素有关的肿瘤等;有使用前列腺素药物禁忌证,如心血管疾病、青光眼、哮喘、癫痫、胃肠功能紊乱等;其他禁忌情况包括过敏体质、带器妊娠、异位妊娠等。
2.完善相关检查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明确宫内妊娠的孕囊大小等情况,一般孕囊直径在1-2.5厘米左右适合药物流产。不同孕周的孕囊大小不同,通过超声可以准确判断是否符合药物流产的孕囊大小要求。
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等可能影响药物流产的因素。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贫血等疾病,需要先评估是否能耐受药物流产。
二、药物服用阶段
1.米非司酮服用
一般分顿服法和分服法。顿服法是一次口服米非司酮200毫克;分服法是首日早、晚各服米非司酮50毫克,间隔12小时,次日晨服米非司酮25毫克,间隔1-2小时后服米索前列醇600微克。不同的服用方法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剂量服用。在服用米非司酮期间,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注意饮食,避免加重胃肠道不适。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时要更加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情况。
2.米索前列醇服用
通常在服用米非司酮后36-48小时服用米索前列醇,一般是口服600微克。服用米索前列醇后会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孕囊排出。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腹痛一般是阵发性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对于疼痛耐受较差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其疼痛情况,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镇痛药物。
三、孕囊排出及观察阶段
1.孕囊排出
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患者会出现子宫收缩加强,随后可见阴道流血,并伴有孕囊排出。孕囊一般是白色、椭圆形的组织。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确认是否为孕囊排出,通过观察孕囊的形态等进行判断。对于一些孕周较大或者孕囊排出不完整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2.观察阶段
阴道流血观察:药物流产后会有阴道流血,一般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要密切观察阴道流血的量、颜色等情况。如果阴道流血量过多,超过月经量,或者流血时间过长,超过10天仍未干净,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可能需要进行清宫术等操作。对于有贫血病史的患者,要更加关注阴道流血情况,防止出现贫血加重的情况。
子宫收缩情况观察:观察子宫收缩恢复情况,子宫收缩可以帮助减少阴道流血。如果子宫收缩不良,可能会导致阴道流血增多等情况。可以通过触摸下腹部子宫的硬度等方式来初步判断子宫收缩情况。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多胎妊娠等,更要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不良反应观察:除了阴道流血和子宫收缩情况外,还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等。如果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需要考虑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发生,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四、药物流产后复查阶段
1.超声复查
一般在药物流产后1-2周进行超声复查,通过超声检查了解宫腔内是否有残留组织。如果宫腔内有残留组织,根据残留组织的大小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残留组织较小可使用药物促进排出,残留组织较大则可能需要清宫术。对于有多次流产史等子宫恢复可能较差的患者,要更加及时地进行复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
2.身体恢复评估
评估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包括月经恢复情况等。一般药物流产后1个月左右月经会恢复,如果超过40天月经仍未恢复,需要及时就诊,了解原因。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药物流产后身体恢复情况会影响再次妊娠,所以要关注身体恢复的各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