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中运动疗法要循序渐进,物理治疗的热疗可促进血液循环、电疗能缓解疼痛;药物治疗里非甾体抗炎药可抗炎镇痛但需注意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可保护关节软骨;手术治疗适用于长期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无效、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包括关节融合术(适用于年龄大、预期寿命短且关节破坏严重者)和关节置换术(对身体状况要求高,需考虑假体使用寿命等)。
一、非药物治疗
(一)运动疗法
1.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作用
对于一般人群,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骶髂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例如,游泳是一种对骶骨关节炎患者比较友好的运动方式,因为在水中浮力减轻了身体重量对骶髂关节的压力,患者在游泳过程中可以进行全身肌肉的锻炼,尤其是腰背部和臀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对于年轻且病情较轻的患者,坚持规律的游泳等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而对于老年患者,运动需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加重关节损伤。
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比如从每周2-3次,每次15-2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开始,如缓慢的步行,随着身体适应情况逐渐增加到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
(二)物理治疗
1.热疗
热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常见的热疗方法有热敷,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骶髂关节部位,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热敷温度要适当调整,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40-50℃,防止烫伤;年轻患者可稍高一些,但也不宜超过55℃。热疗对于有轻度炎症反应的骶骨关节炎患者效果较好,能改善局部的炎症状态和疼痛症状。
2.电疗
如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缓解疼痛。电疗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在操作时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电流强度等参数。对于有心脏起搏器等电子植入设备的患者,需谨慎使用电疗,因为可能会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电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骶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感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二、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抗炎药
1.作用机制及适用情况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适用于大多数骶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缓解,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溃疡、胃出血等。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也需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和肾脏功能,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二)软骨保护剂
1.常见药物及作用
如氨基葡萄糖,它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抑制胶原酶等降解酶的活性,有助于保护关节软骨。对于病情处于早期或中期的骶骨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氨基葡萄糖可能有助于延缓关节软骨的破坏。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以考虑使用,但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软骨代谢处于特殊阶段,一般不优先考虑使用软骨保护剂,除非有明确的医疗指征且经过严格评估。
三、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
当骶骨关节炎患者经过长期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明显缓解,且关节功能严重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患者已经无法正常行走、上下楼梯,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此时手术可能是改善症状的有效方法。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也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考虑手术,因为手术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且需要考虑到患者未来较长时间的关节功能维持;而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在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手术可能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选择。
(二)手术方式
1.关节融合术
通过手术将骶髂关节融合,消除关节疼痛,但会牺牲关节的活动功能。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年龄较大、预期寿命相对较短且关节破坏严重的患者。对于老年患者,关节融合术后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术后需要注意康复护理,防止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2.关节置换术
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可以考虑骶髂关节置换术,置换受损的关节,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但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要求较高,需要患者心肺功能等基本状况能够耐受手术。年轻患者如果进行关节置换术,需要考虑到假体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因为年轻患者未来关节活动度需求较高,假体可能需要面临更长时间的考验。



